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左翼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流派,它们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都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风貌,表现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辛酸艰难;在艺术上都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精神,然而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着重从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编导演手法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3周年的今天,重新审视纳粹战争摧残人性的某些新德国电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德国电影是前联邦德国于60年代初掀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前联邦德国的电影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5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腾飞,电影  相似文献   
3.
70年代末以来,世界影坛上涌现了一批新颖样式的电影,如“越战电影”、“政治电影”、“家庭伦理电影”、“意识流电影”、“生活流电影”和“探索电影”等等,它们接二连三地荣获了国际电影节奖和奥斯卡奖,引起了世界观众的注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电影作品有着现实的题材、深刻的主题、鲜活的人物、创新的技巧,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千家万  相似文献   
4.
吴泰昌同志在《达夫的自序》(见《解放日报》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艺文轶话》一栏)中说,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最初没有署名投寄到《时事新报》《学灯》栏,半年后突然揭载了出来。”但据我查考,此篇是以“T、D、Y”的笔名,连载在一九二一年七月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的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上的。作者用此笔名发表文章的还有《编辑余淡》,载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五日《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相似文献   
5.
<正> 电影诞生于一八九五年,第二年就从西方传入中国。一九一三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它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显示了我国早期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到了三、四十年代,在党的直接组织领导下,我国进步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故事片,如《渔光曲》、《桃李劫》、《风云儿女》、《马路天使》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配合了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发挥了一定的战斗鼓舞作用,也在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上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今天,这些影片仍然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十分宝贵的思想艺术财富,是我们回顾了解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动教材,又是艺术上具有较高鉴赏价值的珍品。  相似文献   
6.
黑泽明和他的《罗生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泽明是著名的世界电影大师。他出生在日本东京的武士家庭,从小酷爱西洋绘画。在50年的导演生涯中,执导了30余部电影,它们蕴涵着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具有西部片式的艺术风格。《罗生门》为日本电影走上世界影坛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它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永存,它的多视角创作方法,快速跟拍的摄影技巧,使黑泽明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成名,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在这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电影从“杂耍”成为一门艺术,是以美国默片大师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为标志的。如今,电影作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重要传播媒介,已对整个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等领域日益产生着巨大影响,它不但进入了大学课堂,而且进入了科研机构。电影题材呈现多样化,色彩追求更自然、更逼真,风格趋向纪实性,电影语言更丰富。当代世界影坛上出现的“政治电影”正是这种新的电影样式,如意大利的《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法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教父》  相似文献   
8.
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流电影”是世界影坛上一种新颖样式的电影。本从意识流电影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谈起,具体论述了一些世界电影大师的意识流电影的思想内容及其创作特点,从而使读进一步了解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