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4年《宗白华全集》出版后不久,美学界有学者就指出:“他(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是多么的博大精深,恢弘清新”(程代熙),呼吁美学界对“宗先生的美学思想应当重新研究,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要重新评定”(商金林)。嗣后,1997年在安徽黄山召开了纪念  相似文献   
2.
通感是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机能和表现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存空间日益扩大,人的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各种艺术相互渗透、融合的势头增强,通感在培养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962年,钱锺书先生发表《通感》一文,奠定了通感研究不低的基础和起点。40多年过去了,虽有阐述通感问题的论文陆续出现,但系统论述之专著,尚付阙如。陈育德教授新著《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把通感理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该书的创新点在…  相似文献   
3.
龚自珍(1792~1841)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被柳亚子先生推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遗憾的是,他却没有留下多少专门论述自己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文章,因而给这方面的研究带来困难。不过,我们细检《龚自珍全集》,其中,虽是“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但通过这些“鳞爪”,细加寻绎,或可见其诗文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全龙”。  相似文献   
4.
邓以蛰指出中国绘画理论具有"画史即画学"的特点和民族特色,他的书画美学研究也始终贯穿着这个主导思想.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写照,艺术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因此,他的书画美学思想,无论是范畴研究,还是理论结构的展开,都密切地结合艺术史的发展来论述,由此也构成了他自己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在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领域里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确立了一种崭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资任章》是石涛《画语录》的最后一章,学术界对这一章主旨的看法颇不一致,本文通过对全书逻辑结构和本章具体内容的分析,认为它是全书理论的总结,其主旨在于论述山水画的创造问题。画家需要多方面的资取,努力全面提高创作素养,特别是要根据“一画论”这一根本大法,凭借“蒙养之功”和“生活之操”,“以一治万,以万治一”,从而创造出山水画之美  相似文献   
6.
“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是郭熙对山水画创作提出的一个美学命题,它要求山水画“体道”,表现自然对象全幅生动的气韵,强调形神兼备,创造意境,技法上要求笔墨浑融,虚实结合,从而表现大自然的生命精神,创造山水画的美。  相似文献   
7.
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古代文论、诗论,词论和画论中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到了近代,龚自珍和王国维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先后提出了新的命题,这就是“出入说”。有的论者只注意到他们的相同方面,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差别。笔者认为,龚自珍和王国维的“出入说”有相近之处,但由于各自的出发点和文学思想的不同,在内涵、要求和目的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龚自珍的“出入说”见诸其《尊史》。他说:“史之尊,非其职语言。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对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好纪念,是学习他的光辉著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原则和基本精神,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仍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现就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科学论述,谈谈我们重新学习、思考后的认识、体会,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9.
祖保泉教授和陶礼天博士合著的《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新近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论研究专家 ,在《文心雕龙》和《二十四诗品》研究方面卓有建树 ,2 0世纪 6 0年代初出版的《司空图诗品解说》海内外广为流传 ,后多次重印。美国学者刘若愚所著《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黄钺是清代诗人和画家,著有《壹斋集》、《二十四画品》、《画友录》等。其诗学韩愈、苏武,主性情,重学识。入仕前多写“穷愁抑郁、悲愤无聊之状”,通籍后的诗“类皆温深徐婉,理得情当”,晚年致仕后,仍关心国事民瘼,写出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他在许鉴历代绘画作品特别是文人山水画的基础上,对各种艺术风格归类概括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写作了《二十四画品》,在中国画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画友录》考述了姑熟派画家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