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人神恋小说较前代的差异对男女主体介绍的详尽,恋情渲染的动人,道士和符咒等大量出现.这些特点是因唐代社会中士人狎妓好美风气、攀婚风气及驱鬼避邪巫术盛行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
石珤是明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位重臣,也是茶陵诗派的中坚.其诗歌关注百姓忧患,正视朝政得失,吟咏性情也发自由衷,虽形式上拟古色彩较重,但学唐之时也屡有佳作.散文创作不为空言,文笔省净,颇有雅趣,以游记体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3.
散之所以得名即在一个“散”字,就内容而言,万物皆可入,如怀古、绘景、记事、写人等等,冯骥才的这篇散只写了一只小鸟,一只珍珠鸟。  相似文献   
4.
分析魏晋与唐两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可以看出陶渊明和白居易二人在相同题材的创作上各有其本时代的特点,前者重视物质之外的精神世界,后者重视物质本身及感官享受。  相似文献   
5.
唐代人神恋小说较前代有明显的差异:对男女主体介绍的详尽,恋情泻染的动人;道士和符咒等大量出现,这些特点是因唐代社会中士人狎妓好美风气、攀婚风气及驱鬼避邪巫术盛行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6.
刘长卿是大历时期的名家,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不可否认,这是一段多乱的时期,从安史之乱把唐王朝拉入衰落的深渊,到奸臣宦官专权、党争萌生、藩镇割据等一系列“后遗症”的泛滥,人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从恶梦中醒来却又陷落在空虚的现实里,因而令人不能不忧伤的时代”①,长卿是地方官诗人,其仕途几经沉浮,命运辗转多难。且先不对其诗歌的艺术性肯定或批评,单就思想而言,对国家社会的关注诚然是一方面,隐逸作为反复吟咏的主题之一,也是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考察的。从长卿对“隐逸”这个千百年来不绝于口的词语的…  相似文献   
7.
"诗佛"之称,让我们对王维其人其诗产生了很多误读,实际上他并不是一直如《辋川集》中所表现的那般安然恬淡,感伤情绪在他的作品中时有流露。其感伤情绪或者表现为人伦上对亲友分离的感慨和悲伤,或者表现为个人政治遭际中名声受累的失意和愧疚。诗人投身山水、寄身宗教,以消解感伤,但终其一生,也未能解开情感之结。同时,感伤情绪的融入,也让王维诗作中增添了"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8.
中书舍人是唐代重要秘书官员,以起草帝王诏敕为主要工作,又称为“宰相判官”,能参议表章处理政务。其任职要求主要表现在文学才能的强调上,其次是要求品行典重、才思敏捷、熟悉典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魏晋与唐两个时代的社会风气,认为陶渊明和白居易在相同题材的创作上各自有本时代的特点,前者重视物质之外的精神世界,后者重视物质本身及感官享受.  相似文献   
10.
吴在庆先生《杜牧集系年校注》在体例上,与流传的清人冯集梧注本将校勘融于注释不同,《系年校注》将校勘、辨伪、系年、注释、集评分列,条理明晰,材料丰富,颇具研究深度,为读者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