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21世纪后,新加坡进入老龄化社会,建立起依托社区的原地养老模式,导致本科以上的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需求剧增。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本土首设护理本科专业,并相继开展护理研究生教育,从而构建起普职融通的护理教育体系,摆脱了依赖国外大学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局面,实现了护理专业的自主设置与教育目标的需求导向,并通过全科化学习与跨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老年护理人才以及未来护理行业的领袖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护理专业的设置既提高了护理职业的声望,也使新加坡迅速成为区域性护理教育与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导生关系对研究生学术成长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隐性冲突在导生关系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生沉默与被动背后,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意义建构。期望和代沟形成的认知与诉求差,叠加“不必要、不敢、不愿”的隐形沟通屏障是导生隐性冲突的背景板,而搭载时间、话语、情感的微观权力运行是冲突生成的直接原因。导生隐性冲突投射出基于现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价值波动、工具理性侵蚀等因素造成的精神危机常态。  相似文献   
3.
4.
日本通识教育历经了三个阶段:早期是形塑精英人格的教养教育,二战后导入美国理念而改制成为培养公民的一般教育,20世纪末至今,复归培养创新人才综合胜任力的新教养教育。伴随通识教育的内涵演变,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发生两次转向,从通专分轨到通专并行,再到通专融合。转向的动因是社会结构性变动导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高等教育人才定位调整。日本通识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通专融合的实质是改造传统通识,构建专业教育所需的通识,以“作为专业基础的通识、提升跨界智慧的分段通识、全面整合专业教育的通识”三种类型推动通专融合。但指涉人格与精神的教养遗产,是通识教育保留的独立域。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腾飞、社会稳定的基石,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历经生存取向、效率取向与创新取向三个发展阶段。21世纪,为适应职业流动、技能更迭常态化的未来趋势,新加坡以职业教育融入“终身学习系统”的策略回应,深耕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以制度融通协同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实现发展的广度;以技能框架协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实现教育的长度;以无界文化融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实现学习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留学风险评估工具是当前营造安全留学环境、推动留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感知风险理论,在德尔菲法基础上搭建了出国留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留学风险分为安全类风险和教育类风险;依据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出国留学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留学目的地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以美国和英国两个留学目的国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出国留学风险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性。为合理评估留学风险,保障留学教育质量,我国要增强留学生风险识别意识,开展留学安全教育;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完善风险管理路径,搭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