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汲取儒学的积极观念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加强民族性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民族性建设则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获得力量、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马克思主义在甚深程度上和包括儒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接,它的中国化工作才能在目前历史阶段取得巨大进展,而这也是应对当代儒学复兴思潮挑战的最为根本性的方略。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主动学习过程,是通过书本从外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人会好奇:数学也需要阅读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由此可见,数学阅读对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中学生目前的现状表现为很少甚至不会数学阅读,并且十  相似文献   
3.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马未都著,中华书局,200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诗句随着《红楼梦》的流传而广为人知,其间透露出的是世间俗气和哲理深度有些悖反式的融合。在我看来,这种融合恰到好处地体现在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文字之中。所谓"世事洞明"指的是他在收藏过程中,深入接触了国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世俗现象,尤其是社会下层某些机巧之辈为谋生赚钱而  相似文献   
4.
建基于社会基础的深层变迁之上,我国当代思潮呈现出迅速但有些混乱的变化,可是“一主多辅”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通过主流文化建设凝聚社会共识是引导当代思潮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冯友兰先生是一个既有特色又有代表性的人物。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们有必要进行各个视角和各个层面上的解读。我们在这里之所以用“解读”一词是因为:虽然冯友兰的人生经历是距我们并不太远的客观历史,虽然他的学术思想保存在到处可见的“三史”“六书”中,但大家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评判。就笔者视野所及,仅对冯友兰一生进行全面解读的传记类著作已经出版了不下六七种。每种著作都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单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继《宗教哲学》之后,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单纯先生又为读者献出一部力作《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同于《宗教哲学》,这部著作仍保持了清新、浅显、流畅的文风;又不同于《宗教哲学》,它对于诸多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和细密。具体到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7.
单纯博士的《宗教哲学》出版了。有感于此类书阙如的现状,我愿对这部著作的特色和优长之处予以简洁的介绍和评析,当然,对于其中的一些不足也会提出并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与当代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必然逻辑和偶然形式的双重视角上探讨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着重分析了这一时代中全球化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因素,论述了中国化在这一机制制约下的现实状况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成为一种波波相推的史学思潮。无论从那时看还是在今天看,这种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这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和思想成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种“重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考察了人类历史上知识发展的整合趋势,其次提出知识整合应该从宗教修证经验和现代性经验两类经验出发,最后探讨了知识整合的八大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