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感通哲学”或“感通的形上学”,以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易传》的阴阳之思为思想资源。唐君毅的感通思想缘于对当今人类生存处境最深层的回应,是宋明理学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一思想具有基础性、融摄性、超越性、次第性、历程性和方向性特质。唐先生通过感通之理,深入系统地探析哲学史内部的问题、环节、脉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程氏易传》的政治思想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治体",即政治的方向与基础,对此程颐通过"中"与"正"的关系作出说明;其次是"治法",即政治的法则与举措,对此程颐通过"仁"与"公"的关系作出讨论;最后是"治者",即政治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对此程颐通过"德"与"位"的关系作出展开。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阐发,程颐既保证了"以德为本"、"政道合一"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传统,同时又承认了政治问题的相对独立性,确立政制、社会、经济、教育、人才等具体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程氏易传》的政治思想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治体”,即政治的方向与基础,对此程颐通过“中”与“正”的关系作出说明;其次是“治法”,即政治的法则与举措,对此程颐通过“仁”与“公”的关系作出讨论;最后是“治者”,即政治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对此程颐通过“德”与“位”的关系作出展开。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阐发,程颐既保证了“以德为本”、“政道合一”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传统,同时又承认了政治问题的相对独立性,确立政制、社会、经济、教育、人才等具体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五位学者从伦理之维对2020年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原因与应对方法进行了思考。何怀宏重申了他所提出的“新三纲”中“生为物纲”与“民为政纲”的重要性,呼吁人以一种“道德代理人”的身份,让自然万物各得其所,政治秩序要以保障人民的安全与福祉作为根本价值和规范。付长珍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理念的天人共同体的儒家伦理,主张伦理回归身体生命的这一根本。郭淑新认为,灾疫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敬畏之心的淡漠,希望人们用“敬畏伦理”约束自己,防范大自然对人类的训诫和惩罚。戴兆国认为,人类需要改变“主道”伦理的思维模式,而采用“客道”伦理的新思维方法,以客人自居,来检视自己的行为。刘乐恒把疫情的爆发归结为“卫生”和“公共”两方面问题的交合,主张推进传统伦理与日常理性和公共理性的协调与兼融。  相似文献   
5.
对于宋明理学,牟宗三先生与唐君毅先生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但两先生对于宋明理学内部各派的定位却不尽相同,这在他们对伊川理学的理解与诠释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具体地说,唐先生将伊川之"理"界定为"当然之理",强调在伊川思想中理与气、性与情等关系是"当然"与"实然"的关系,具有内在的连续性,而不具有分解或二分的可能;牟先生则将伊川之"理"界定为"静摄之理",由此,理与气、性与情便成为"静"与"动"、"只存有而不活动"与"只活动而不存有"的二分的关系。唐、牟两先生的观点可谓大异其趣,牟先生对于伊川理学的界说与诠释虽然自成一格,系统严整,但唐先生的观点则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感通哲学"或"感通的形上学",以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易传》的阴阳之思为思想资源。唐君毅的感通思想缘于对当今人类生存处境最深层的回应,是宋明理学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一思想具有基础性、融摄性、超越性、次第性、历程性和方向性特质。唐先生通过感通之理,深入系统地探析哲学史内部的问题、环节、脉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