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精髓之所在。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方法创立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语言,以克服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形而上学语言观及其局限性。海德格尔对这种语言的追问采用的就是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道士的陆西星,虽然反复强调《庄子》乃《老子》之注疏与竺西之贝典,但实际上,《南华真经副墨》既不是纯粹的"以道解庄",也不是"以佛解庄",亦不是"佛道并释",而是三教融通意旨的真正践行,并给后来的解庄者在思路与意旨上以不同维度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起源于人类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追求。中世纪的基督教把它理解为一种宗教信仰,理解为一种以爱为核心的精神,一种激励着人们不断奋斗以换取来世幸福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把它理解为一种范导性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却又想将它在现实中实现出来。这实际上是把一种范导性理想当作了一个具体的实践目标来建构.由此陷入实践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学”形式的辩证法似乎是一个怪诞的命题,它正是柏拉图辩证法的特征。柏拉图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理念”论的思想。“理念”是事物的原型和根据,认识了“理念”,就达到了最高的认识。这种关于“理念”的最高知识,就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追求的目标。柏拉图的辩证法正好是对“理念”的认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的辩证法就是关于“理念”的知识,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