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标(2011)》颁布后,青岛版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下面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的主要修订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注重几何直观思想的渗透 新教材在认识数学概念、理解算理算法、分析数量关系等方面均注重了对几何直观的渗透。1.动手操作,认识数学概念。新教材在“数学概念”内容的编排中,注重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借助对直观图操作形成直观感知来认识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运动、图形写位置四部分。测量部分教学的内容中要有物体长度的测量、角度的测地,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刘仍轩 《山东教育》2012,(28):46-48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建模的现状分析1.重学生接受,忽视素材的提供数学建模的基础是现实背景。在概念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对概念本身的接受,强调对概念中某些词语的理解,而对创设生活情境,认识概念学习的必要性等不够重视,从而使数学课堂没有生机,缺少活力,影响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的意义"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面积,你们知道面积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随着课改的深入,这一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可。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的情境设置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学生仅仅是在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30多分钟还是脱离情境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能否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活动为题材,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情境的设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情境串教学”的尝试。情境串的创设,较之单个的情境创设来讲,更容易激…  相似文献   
5.
建模点1:分数意义的建构所属内容:信息窗1(第89—92页) 教材简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突破。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  相似文献   
6.
与新授课和复习课相比,练习课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新授课目标集中,关注某一领域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课重在引导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回顾;练习课则侧重于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将某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下面以"运算律的练习"为例,谈一谈练习课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唤醒旧知记忆,明确练习目标小学数学练习课,根据练习内容可以分为单项练习课和综合练习课两种。单项练习课  相似文献   
7.
一堂好的复习课,要以回顾旧知为切入点,以问题解决为载体,以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目标,以梳理归网为特征,以策略和方法的总结与提升为重点,实现巩固知识与技能、提升思想与方法、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同步发展。结合具体课例,分析复习课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秋季开始,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始使用青岛版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与此同时,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进行"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从教材编写、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探究,建立并完善了"情境串教学法"的理论体系。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青岛版教材使用的初期,由于教师没有全面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加上教材的配套资料不足,导致一些实验教师对教材使用信心不足。启动"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9.
情境串教学法是让学生在一连串的现实情境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增强应用知识的意识,并获得对学习的良好情感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呈现信息——梳理信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建构解决问题——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仍轩 《山东教育》2013,(Z1):71-73
一、单元教材简析1.教学内容信息窗1(浇花)——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信息窗2(给小树挂牌)——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信息窗3(绿色回收)——学习"比多比少"问题的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信息窗4(绿色家园图画展)——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2.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