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毛泽东的主客体统一观时,人们通常都停留在知识论视角内。我们认为这是狭隘的、片面的。这种片面性,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再三指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的共同缺陷,一切以往的哲学家在探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问题时,都仅仅着眼于说明世界,而忽视了重要的方面在于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统一观,是自然观、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社会契约论都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并且源远流长。在西方,社会契约论是与卢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写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纲领提供了底本,给西方政治理论以深刻影响。在中国,有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哲学家不乏其人,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著作《阴夷待访录》,常被称为中国的“社会契约论”和十七世纪的中国人权宣言,对启蒙知识分子的影响深远。所以,将这两位思想家进行比  相似文献   
3.
利他主义是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一种道德理论。过去我们很重视对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批判,但却忽视了对利他主义的研究。然而,不揭示利他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和作用,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近代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规律。简单地宣布它是保守的伪善理论,也不利于我们将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与资产阶级利他主义区别开来。本文以近代英国利他主义为典型,来探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本内容。1 虽然历史上任何道德理论都包含着利他性的内容。然而利他主义作为一种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特定的道德理论,却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英国。  相似文献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这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来的。我国哲学界有的同志在阐发这个问题时,往往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这对范畴仅仅看成是一般与个别范畴的简单重复。我认为,这是两对不同的范畴,不论从性质、内容,或从作用上说,前一对范畴比后一对范畴更为丰富和宽广。因为一般与个别范畴主要揭示“属”与“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则揭示事物矛盾系统的纵横层次之间的网络关系,揭示事物矛盾发展的趋势,因此,它在矛盾学说中占有精髓地位。如果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仅是一  相似文献   
5.
赫拉克利特“火”概念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下的一百几十段著作残篇中,有十几段提到“火”概念,其中有这样一段:“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古希腊罗马  相似文献   
6.
李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道德的基本理论,从道德的起源、作用、木质和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道德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与内在精神倾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社会契约论都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并且源远流长.在西方,社会契约论是与卢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写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纲领提供了底本,给西方政治理论以深刻影响.在中国,有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哲学家不乏其人,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宋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常被称为中国的"社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狄德罗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用犀利的笔触在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思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赞颂他的哲学思想时,却对他的法学思想重视不够。因此,进一步发掘和正确评价他的法学思想,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现实方面,都是有益的。本文试就他的法学思想的一些主要方面略加述评,以作引玉之砖。一、自然法思想在法律的基本理论方面,狄德罗是自然法理论的拥护者,他在对自然法的内容及其实质的论述中,有许多不同于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人的地方,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新意。首先,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的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平等,没有暴力也没有法律,大家和睦相处的社会状态。他用过着原始公有制生活的泰提族人的故事,来证明这种自然状态是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有一种意见认为,我们党提倡大公无私,要求党员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就和传统的“重义轻利”一样,轻视个人利益,否定个人需要。同这种意见相联系,社会上曾经一度出现了诋毁学雷锋、学焦裕禄活动的歪风,直到现在仍在许多青年中存在着模糊认识。如果不端正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正确地认识传统的“重义轻利”的性质,以及大公无私与重义轻利的联系与本质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一个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求保持并改进物质生存形态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它与旧的抽象人性论根本区别开来。其理由是:第一、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正确:人类是高于生物之上的社会物质生存形态,而不是把人类仅看作生物学上的一个类;第二、它指出人性即人的社会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本能;第三、它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即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人性的历史性、具体性和阶级性。所以,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