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以主体精神为特征的公民素质,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本就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刘传柱 《辽宁教育》2003,(10):17-19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必须予以改革。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靠教学来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学校教育。较高水平的学校教育,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又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3.
刘传柱 《辽宁教育》2004,(11):14-16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不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或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与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发展个性的活动,只有教与学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