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内发式发展理论以其强调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自发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尊重地域特性以及突显发展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给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走向优质均衡的实践探索以深刻的启迪。而通过营造自主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紧密的学习和实践共同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特色等方式,调动县域内部教育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实力,实现县域内部教育发展张力和外部发展拉力的有效对接,是早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目标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由外源及内发的路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于外界求"自上而下"的广泛重视和资源充分投入,于学校内部则立足"自下而上"的资源有效利用与内涵特色提升。突破外源与内发的二元对立,达成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势整合与协同,是兑现优质均衡承诺的有益探索,应通过行政力量的收放结合、援助资源的精准发力、学校行动者的赋权提能、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等行动策略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4.
遍布全球的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催生了高等教育竞争的新样态:竞争不再局限于个人和国家间,研究型大学成为主要竞争对象,呈现出“个人-团体-机构-国家-国际”多层次且以质量为中心的竞争样态;竞争采用大数据等评判工具,不再仅凭个人主观判断,愈发体现制度化、规范化;竞争标志着政府由“管理”走向“治理”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按照市场规则配置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竞争影响范围广,从高等教育结构到机构内部各要素都受其影响。然而,新的竞争样态也导致了诸多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增强政府及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在竞争的同时,增进高等教育机构间合作,从而以“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带动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团共同体"以其独有的特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社团共同体"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了大学校园文化。高校在实践中应积极采取发掘各种资源、创立再生机制、实行"四化"管理等措施,保障大学生"社团共同体"的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