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本文结合长春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总结了教学内容改革的四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系列化理念与方法,课程建设的七个一,三个课堂的结合与多项实施渠道,学习改革的理念与措施,激发教育的背景与实施。在专业教学团队方面,总结了五个互动,提出了七种师生关系和教师职责的四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实验课、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并实践了"以课内实践教学为轴线,以课外科技实践教学为途径,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审美通感的角度,分别对音乐和书法两种艺术在美学特征、构成要素、情感体现等方面的共同特点作了简单比较,并找出其相通之处,以便更好地驾驭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毕业生找工作变成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持续紧张就业形势之下,本文通过探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提出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1997年国家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开始,大学生不再是象征着象牙塔顶端、普通民众望尘莫及的精英,大学生更多的变成了每个国人学习生活的一个阶段。本文就现代高等学校学生就业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点。  相似文献   
6.
长春工业大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拓展和重构自主学习型人才培养体系,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科教融合理念与方法,依托机器人创新平台,探索自主学习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主学习型人才培养需求,完善培养方案、评价方式及保障机制,构建以机器人创新平台合作培养为导向、工程实践能力为依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3+3”自主学习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精品课《计算机控制系统》及省级优秀课《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的建设过程,并进行了经验总结。这两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起到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的重要衔接作用。课程内容直接应用于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就业等环节。课程建设及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自动化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工科学生创业行为产生的一大前提是要具备创业意识,因而工科学生创业意识对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尤为关键,可有效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此背景下,通过阐述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动化专业的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加强了自动化特色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的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实习基地与专业设置相配套,强化工程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实习实践兴趣;加强实验环境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实综合实验内容;改革毕业设计选题、准备、设计、答辩验收等环节,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校创新教育的突破口,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及实践性,有激发教育实施的优越条件及平台,基于该平台,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下答疑、第二、第三课堂等环节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激发策略,并在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