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问题的缘起与交流 我听了一位刚走上讲台两年的李姓年轻老师的课。应该说,能够勇敢地对外开设公开课,是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李老师执教的是“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从课堂观察看,无论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还是师生互动交流、体验探究等,李老师都能围绕教学主题展开,不失为一节...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教育,即以史实、史料及史学研究方法等为载体,丰富学生史学素养,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特殊活动。而历史是人的历史,高中历史教育就是用人的历史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发展。①然而,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以及传统史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还有如下误区:或拘泥于“秦砖汉瓦”,失去历史人物踪迹,或以概念诠释概念,失去了历史人物的情意;或就事论事,忽视了历史蕴含的智慧。本文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谈谈高中历史教育视域中教学的应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必须重视分层教学.新授课和复习课,不能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应立足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有效分层,灵活地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夯实基础是高一新授课的重点,扩大视域是一轮复习课的旨归,灵活运用是二轮复习课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一堂好课的标准”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观点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为中学历史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然而,转换角度审视当下的历史课堂,我们发现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公平的角度,对一堂“好课”的标准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5.
一、情趣:说滥了仍然得说的话题 情趣就是情感和兴趣。这个话题已经被说滥了,但却是仍然值得说的话题。因为,谁都无法否认,情趣确是历史教学的内在特点,而学生自主学习有没有内在动力,主要看情趣是否被激发了。历史教师的本事大不大,也主要看你上的历史课能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其实,把历史课上得有情趣,更是历史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市场化浪潮必然对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应直面挑战,敢于并善于做市场化浪潮的弄潮儿,担负起经营学校的新使命。笔者认为,品牌、人才和校产的经营是校长经营学校的关键所在。品牌是学校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的结晶,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居于学校经营的统帅地位。在学校经营中,谁赢得了品牌,谁就赢得了市场。笔者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