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建立积极、平等关系的重要方式,既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班级活动与指导家庭活动,也有利于帮助幼儿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此外,家访也是巩固家园合作、搭建家园共育纽带的基本形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美国依托国家项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访体系。美国的家访属于为低收入家庭0-5岁幼儿提供补偿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增加处境不利家庭的育儿知识和技能,提高贫困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开展了教育专项行动计划--家访项目(Home Visit Program),主要包括家长教师项目(PAT)、学龄前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项目(HIPPY)、亲子家庭项目(PCHP)等,这些项目均强调幼儿教育中家长的主动参与。此外,美国重视通过立法保障家长参与,如《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提前开始法》等就明确规定了家长对于幼儿在园教育具有知情权、决策权,并有权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家访是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建立友好联系的重要形式,其先进经验对我国幼儿园开展家访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