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作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源头,怀特海首创的过程哲学因其开放性、超越性、深邃性、兼容性以及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等特点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国内的学者们也开积极翻译、介绍和研究过程哲学,在教育、宗教、价值、社会问题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是中国人格理论的核心之一,论文首先考察了其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发展;其次重点分析、诠释和评价了"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士者人格、庶人人格和小人人格"五种人格类型的内涵、特征、外在事功以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中国人格理论的双核心"五类型人格论"和"五因素人格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超稳定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进而推论超稳定心理结构是传统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深层心理原因,并进行了纲要式论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明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湛若水著作的梳理与分析,系统考察其丰富且有特色的德育心理思想。分别从德智关系、德育与智育关系、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论城仿教育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改变依靠的是个体的改变,而个体的改变则依靠其整体心理的改变.王阳明直指人心的心学体系对其时的社会和后世的国民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阳明改变人心的核心措施则是对传统人格思想进行的改造与变革.文章以此为切入,用人格心理学的视角对其"圣凡平等论"思想进行了诠释,重点分析了"圣凡平等论"的内涵、整体特征和深远影响,并就其在中国传统人格思想史中的地位和对当下的启示进行了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