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于一道教材例题,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在“主线”“目标”“整体”指导下的拓展延伸过程及教学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系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定方法.文章通过对初中现行十个版本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梳理归纳此判定方法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尝试基于知识系统的视角理解数学教材,以期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思路,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向权 《教育文汇》2014,(12):34-34
不久前,我在本校七(2)班听了高学升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完全平方公式》。  相似文献   
4.
观点跟贴     
韩琰:每日话题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投入研学,我建立了每日话题交流群,将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和家长拉入该群,并将学生每日所写的话题内容发至该群。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还提出一个要求:先发言的学生已经写过的活动环节和内容,还未发言的学生不能再重复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的教学中,以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相关内容为主体,参考、比较其他版本现行初中数学教材,通过对其中几个版本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积极关注学生思维生长,尝试探寻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刘向权 《教育文汇》2012,(11):37-37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七十年代末,叶老针对当时老师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一听一讲之事"的看法,又提出必须矫正"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申"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笔者觉得,叶老这一观点仍然有它鲜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