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乡有种水果叫“苹果梨”,一口咬开,苹果清謦的香气■和在梨的甘冽的汁水之中,让人吃不够!它最初就是由梨树和苹果树嫁接而来的。读者们天天从报上读着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就像天天吃着梨、苹果、香蕉、葡萄……能不能换换口味呢?《人民日报》1990年1月10日五版刊登的《农民叫她“芦大娘”——记鹿邑县辛集乡医院院长芦秀岭》(作者金海,以下简称《芦》文),就像一只清新爽口、甘汁四溢的苹果梨,以优美的笔调传达出报道中主人公美好的心灵,禁不住让人反复咀嚼,味甜甜,情绵绵。说《芦》文是只苹果梨,因为它扎根在事实真实的沃土里,吸收着文学表现手法的养份,把一个人物特写写得犹如一首清醇的散文诗,犹如一部动人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2.
1992年12月28日吉林日报一版以醒目的标题刊出了一篇报道《借检查之机进行勒索——农安县翁克交警队门前现场目击记》,披露了这个检查站向司机勒索面粉的事,还配有正往屋里搬面粉的照片。此报一出,立即引起反响。当天上午9时,吉林日报群工部就接到省纪委的电话:省纪委于9时已发明传电报,责成长春市纪委、农安县纪委马上组织人查处此事,查处人必须于当日到现场。下午1时,长春市公安局、农安县公安局也告知报社,他们立即赶赴现场查处。上述部门派员当晚赶到翁克交通检查站,查清报道事实准确,次日立即做出了处理决定。  相似文献   
3.
对外开放报道的双向思考刘如森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矛盾的双方互相依赖而共同存在,互相影响而发挥作用,互相制约而发生转化。在对外开放报道中,受众的需求与宣传的需要,宣传动机与宣传效果,新闻时效与报道时宜等等,就是这样一些互相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一...  相似文献   
4.
近闻某报总编辑同意摄影记者在刊发新闻照片时署上两个作者的名字。记得以前曾有人撰文批评过:照片怎么能两个人拍摄?!究竟是谁按的快门? 其实,看看文字稿件的署名,更有无数的奧妙藏在背后。几人共同采访,分头执笔,合为一篇,自当合署其名。领导与部下,或记者与通讯员共同采访,有出点子有执笔的,或者有起草有修改的,再或者出了报道线索或报道题目的,总之,共同参与了报道或在其中做了一部分工作,合署名字无可非议。然而,有三种情况不能说正常。  相似文献   
5.
强化编辑功能的两个途径刘如森集中精力办报,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编辑功能,这是勿庸置疑的。强化编辑功能的呼声,近几年来也常见于新闻界报刊,可见大家对强化编辑功能重要性的认识已在逐渐提高。于是,经常听到有些报社老总的一句口头禅:编辑要坐住板凳。“坐往板凳”似...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然而,如何使"对话"更有实效,如何不断提升对话效应,使课堂充满活力呢?可以通过"五式"互融,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落实这一理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本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然而,如何使“对话”更有实效,如何不断提升对话效应,使课堂充满酒力呢?可以通过“五式”互融,有效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是一个密切相关的对立统一体。因为,阅读教学离不开听、说。比如课堂上的复述、问答、讨论等,既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又是听、说的训练。这样的听、说,既反映了学生的理解,又体现了学生对理解的表达。读得懂有利于说得明白,有利于听得懂;说得明白,听得懂,又会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那么,如何使口语交际教学与文本阅读相得益彰,比翼双飞?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文本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近闻某报总编辑同意摄影记者在刊发新闻照片时署上两个作者的名字。记得以前曾有人撰文批评过:照片怎么能两个人拍摄?!究竟是谁按的快门?其实,看看文字稿件的署名,更有无数的奥妙藏在背后。几人共同采访,分头执笔,合为一篇,自当合署其名。领导与部下,或记者与通讯员共同采访,有出点子有执笔的,或者有起草有修改的,再或者出了报道线索或报道题目的,总之,共同参与了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