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未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引入新课、进行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力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听课明白,但解题时却是无从下手.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感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