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由公民构成、以公民为基础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全社会造就大量的具备公民意识、道德,有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则是造就合格公民的基本方式。相应地,加强、改进公民教育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一、造就公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校要想成为远离邪教与迷信的一方净土,就应该重视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简单的说教当然不行,必须有一个主渠道,使学生长期得到锻炼和培养。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其主渠道,就可以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 1995年偃师市按照国家教委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了活动课。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997年 5月该市被批准承担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活动课程和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3.
历时3天的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第11届年会暨知识经济与职工教育专题研讨会于4月27日至29日在日照市圆满结束,来自全省各地职教理论研究骨干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年会研究成果97篇(部),其中论文93篇、专著4部;收到“知识经济与职工教育专题研究”论文73篇。经过11位评委的认真、公正评选,共产生年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7篇(部),二等奖28篇(部),三等奖57篇,鼓励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需要发展生产,也需要完善分配。中国传统均平思想是传统时代人们对分配和公平分配问题的最主流回应。然而,传统均平思想并不天然指向共同富裕。身份为据、权力掌控、秩序取向才是其中蕴含的底层逻辑。身份为据指以人们的等级身份为分配的依据,等级身份决定了人们在分配中的地位,分配也是有等差的,这在当时人看来是公平的。权力掌控指等差的分配结构由国家权力建立,由国家权力主导,并以国家权力为依托,这种分配与国家政策和国家治理过程融合在一起。秩序取向指分配的首要目标并非公平或效率而是秩序,为此在治理思路上注重调和。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均平思想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制冷机组的选择、旁通流量的设计、机组的启停控制、冷水循环泵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分析在负荷侧变流量前提下,空调冷水系统的三种形式: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说明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十三年前,一群十几岁的高中生发起了一个叫‘星期四活动’的学雷锋志愿者行动,十三年来,‘星期四活动’的参与者已达五百余人……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必须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善于总结。用实际行动去感召学生,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己任。本文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做到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其他班主任作好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儒、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对政治秩序问题思考最深入的两大流派。两派的共同点在于:高度认同政治秩序的价值,追求政治的有序;追求一种严格的等级秩序;强调统治者特别是君主在政治秩序产生、建立、维系中的重要作用等。两派的主要差异有:法家强调政治秩序的实力基础和利益性,儒家强调政治秩序的道德性、情感性;法家强调用强力手段建立和维系秩序,儒家则强调以道德为主要方式和手段来建立和维系秩序;儒家强调政治秩序中的和谐性,法家则强调政治秩序的统一性;儒家强调在矛盾和对立中寻找平衡,法家则强调强力压制、消除矛盾等等。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思维方式、基本立场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朗读能使学生真正领会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旨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意,提高表达能力;能大量的增加词汇,体会语感;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文”的功效。那么,如何指导加强学生诵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