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历史悠久的戏剧创作相比,剧场性的理论探讨则是较晚的事情。在国外,最早将"剧场"(theatre)作为一个概念引入戏剧研究的,是19世纪初德国的奥.威.史雷格尔。到20世纪初,对剧场性的认识有所深化。但欧洲以剧为诗为传统,对剧场性的探讨一直处于批判与肯定的争议与起伏之中,经历了由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反现实主义的三个阶段两次转向。1919年,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戏剧技巧》的问世,对"剧场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此,西方戏剧界对于剧场性比较重视,20世纪30年代后兴起了"剧场主义"思潮,否定剧本的价值,消解戏剧的文学性。到20世纪50年代,剧场性研究在当代西方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场"论的出现拓深了剧场性的认识,并在60年代又兴起了"剧场意识"的潮流,抵御着影视对戏剧的冲击;在中国,对于剧场性的探讨是在20世纪开始的。1914年,黄远生在中国戏剧理论界第一次提出戏剧文学的剧场性问题。20世纪20年代,陈大悲、洪深、熊佛西等都重视剧场性,但都没有从正面展开研究,剧场性在戏剧界并未得到真正重视。进入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勃兴,剧场性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但除了向培良、洪深、熊佛西继续提倡,但没有涉及剧场性本质,直到曹禺的出现,才第一个有了明确的剧场性观念,始终将它放在首位。此后,剧场性并未被戏剧界真正认识。直到1983年,高行健在"戏剧观"讨论中首次明确提出"剧场性"概念,但既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认识不全面。到90年代开始,剧场性又被学术界重视起来,但仍存在不足。因此至今中外学术界和戏剧界对剧场性都缺乏全面的认识,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刘家思 《宜春学院学报》2002,24(1):38-43,61
在回顾20世纪研究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21世纪曹禺研究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思考。一是要解放思想,树立五种新观念。二是要更新研究手段和方法,既要创立自己的研究方法,又要借用世界先进的文艺批评方法,更要采用现代先进的研究手段。三是要端正学风,必须制止五种不良风气,扎扎实实,严谨治学,从四个方面提高学术品格与境界。四是要开阔视野,拓展领域,从“剧场性”等多方面多维度多视点地去开拓和深化研究工作。这样,曹禺研究在新世纪必将出现奇峰异景。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广播剧呈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审美向度。一是紧密围绕着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情势和现实生活去取材,显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审美取向。二是以正向的艺术笔调进行描写,着力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显示了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三是讴歌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呼唤为国效力,显示了坚定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四是表现儿童生活和情趣,着力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也是其现实主义审美向度的重要表现。这些作品都塑造了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最近创作的三集广播连续剧《男大当嫁》是一部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之作。那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审关情趣,鲜活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意蕴,形成了感人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听众。 这是一本轻喜剧。它用轻松活泼的形式演绎着一个严肃的故事,就象是一杯美味的葡萄酒清新怡然地流进听众的心田。故事很有趣:纯女户袁乐天的小女儿红豆与纯男户常赖皮的小儿子冬瓜自由恋爱定下婚事,双方父母以为期二年的经济竞赛决定谁家嫁娶。两年过去了,原来满以为可以赢的常赖皮输了,冬瓜将要嫁到袁家去。为此,常赖皮想…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区域性高校中 ,切实开展乡土知识教学 ,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 ,提高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地方区域性高校开展乡土知识教学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把握乡土知识的特点 ,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围城》被称为是创造了现代讽刺文学新篇章的作品.由于钱先生在艺术上的独辟蹊径,的确在许多方面都发展了新文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围城》发展和深化了现代文学中“立人”与“救国”的母题,扩大了描写范围,展示了一个新的描写领域和视角.笔者在本文中将主要采用阐释《围城》思想内核的方式来论述这个问题.《围城》是一个隐喻世界,它的思想蕴含是什么?学术界对此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围城》是写“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有的认为《围城》象征世间  相似文献   
7.
刘大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1905年,他加入光复会,投身革命事业。1910年起,他编辑《绍兴公报》,积极宣传革命。面对绍兴封建顽固势力的投机“革命”,他进行坚决斗争,力主易帜。在袁世凯阴谋篡权的过程中,他予以大力揭露和批判,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主征讨。最后被迫流亡海外,但始终心系革命。应该说,刘大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江西“五个一工程”戏剧是全国“五个一工程”戏剧的代表。从外部营造出精品的环境,从内部打足出精品的功力,建立团体作战的创作机制和模式,确保了江西“五个一工程”戏剧艺术的高起点。新颖而独特的题材处理,真实而深刻的人物描写,紧张而激烈的冲突营造,鲜活而抒情的语言运作,多向而深邃的思想开掘,强劲而诱人的剧场性预设,是其创作成就的突出表现。但史诗性欠缺,思想功力欠缺,生命冲动不足,艺术底气不足,创作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后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足,发挥自身优势,政府、剧团、创编人员都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思想,锐意创新,与时俱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曹禺的戏剧创作,分析了曾禺戏剧的讽刺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还珠格格》是琼瑶最受欢迎的剧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在情节上因过于追求曲折生动而伤及其自然真实,留下了荒诞突兀的斑瑕;二是在人物塑造上行动与性格疏离,忽视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展现,使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受到伤害;三是运用幽默、滑稽、夸张及文字游戏等来制造喜剧情境和喜剧气氛,过份强调其娱乐性,有迎合低级情趣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