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学界对中古新兴指示代词"尔许""那"的研究集中于词义解释、语音考证及演变轨迹考察三方面,而于句法语用研究方面着力不多。本文试概述其研究现状及瞻望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刘希乐 《现代语文》2007,(12):40-40
关于现代汉语近指指示代词"这"的来源问题,众说纷纭.陈治文(1964)认为,"这"是"适"的因草体字形近而化的,作者列举大量汉晋简牍墨迹为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命题形式上看,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青睐于新材料作文;从文体上看,考生则大多芳心暗许于议论文。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均分较之往年,不升反降,学生十二载寒窗,换来及格线左右的可怜作文分数,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人物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衣着、心理活动等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写,是写活人物个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如何通过神态描写来写活人物,略述如下:一、抓住特征。真实传神要达到神态描写的真实性,必须有敏锐的目光。金圣叹说,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  相似文献   
5.
刘希乐 《文教资料》2007,(10):107-108
学界对中古新兴指示代词“阿堵”、“宁馨”(“尔馨”“如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进行年代界定、音义考证及演变轨迹考察。  相似文献   
6.
刘希乐 《现代语文》2007,(6):118-119
时下,人们使用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求新求异,以求耳目一新,旧词的启用或翻新是其手段之一,但是一些词语的使用非但不新颖,反而很扎眼,如一些网络、媒体、影视作品(尤其是港台一带)常以"马子"来称呼女朋友、情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