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反语越来越得到当代语用学的关注,对它的认识也从传统的修辞角度转向认知和语用角度。简要地概括分析了反语的一些语用特征,既有它的基本特征:不匹配性和逆期待性等,也有其他的一些语用特征,如:回应解释性、隐性展示性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行业英语师资现状及其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行业英语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启示。笔者认为,公共英语教师转型为行业英语教师面临着更高的专业要求,但也是促进自己实现专业发展的良机。公共英语教师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转变教师角色,才能实现自己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关联——顺应理论为指导,研究广告翻译的过程。广告翻译实际上就是对原广告的明示、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并在其引导下,无论是处理文化意象广告翻译还是非文化意象广告翻译,译者都要动态地顺应译语读者的语言语境、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传达出与原广告相同或相似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以河北省各级政府英文版网站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网站外宣翻译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旨在为政府网站外宣翻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建怀 《文教资料》2009,(28):35-37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介绍了语用迁移的研究现状、定义,重点讨论了语用负迁移的分类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应对跨文化语用负迁移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首先举出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案例,接着分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中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推进低效、单调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改革,从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师自身的素养等方面探究大学英语读写课思辨能力的培养路径,着重以批判性阅读、评估方式的改革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三个视角来阐释大学英语读写课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把大学英语读写课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将来顺利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是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深入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也能满足学生在兴趣、专业等方面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但由于公共英语选修课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于学生和公共英语教师充满了挑战。然而,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加强高职英语选修课建设,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综合能力发展,实现公共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建怀 《科教文汇》2009,(35):262-263
修辞与语用学是紧密联系的,都是研究人类的交际行为。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反语、夸张、委婉语和隐喻等英语修辞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归化和异化、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及翻译标准等问题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可以从理论角度较好地解释上述问题,进而开启全新的翻译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