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并指明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友好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积极执行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包利民先生的《一本枯萎的书》有这么一段文字:"她读了几十年的那本书,是《宋词三百首》。每次看过书,她都把书放进一个小木盒里,动作很慢,就像收拾一种心情,收藏一份记忆。那本书,从不让我们染指。"为了说明"奶奶"对"那本书"的珍惜,作者用"染指"一词来描绘"奶奶"不让"我们"触碰它。其  相似文献   
3.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否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同学们不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如果教材能对该句涉及的并提修辞方法稍加说明的话,同学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并提",本作"并提分承",又叫"合叙""分承",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放在一起叙述,亦即把相同的句子成分放在一起,使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一书中解释说:"分叙则文繁","合言之较有变化,免于板滞"。但在理解时,要从文意人手,将原句  相似文献   
4.
释"句"     
对许慎<说文解字>中"句"部的设立及释义,后世学者常有异议.本文从字音、构形及部首的设立三个方面对"句"字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认为"句"[kou][toy]当为读音、意义以及形体构造都不同的两个同形字.  相似文献   
5.
时常听人说“亲眼目睹”,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亲眼”哪能修饰“目睹”呢?上人民网报刊检索系统检索一下,竞检索出14181条含有“亲眼目睹”这一短语的“新闻”,实则更多,因为该系统能检索的最早时间是2003年6月13日,这之前定然有之.自2003年6月13日至2012年3月7日,但九年时问,平均起来,人们每天至少可以看到四条含有“亲眼目睹”的“新闻”,即使是那些知道“亲眼目睹”是错误用法的人,也会因耳濡目染而被“同化”.  相似文献   
6.
刘恒友 《学语文》2012,(3):40-40
讲授《逍遥游(节选)》一文时,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文中某些字词的解释不尽相同。比照之下,觉得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对文中的"垂"字所作的注释有误,今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14日晚,CCTVl《我们有1套》栏目播放了撤贝宁与老皮匠乐队的一段对话:鲍健说:“我是从十六岁开始就跟他们在一起玩,然后一直在一起。”撒贝宁说:“哎呦这是,这算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鲍健说“应该是吧。”……  相似文献   
8.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13年第5期第40页刊登了《唇枪舌剑,韩信能言善辩服众将》一文,文章有这么一段话:面对台下一片混乱,韩信先当头棒喝,口出奇语,宁愿当场被砍死,马上引起了大家注意,迅速控制了场面。众将军战功赫赫,都不服气,韩信巧设前提——当大将军的人必须"战必胜,攻必取",诱使众位将军毛遂自荐……在论辩中,韩信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很值得我们借鉴。这段文字原本是评论电视剧《楚汉传奇》  相似文献   
9.
《说文》"句"声字的不同归部,充分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把握。重新审视《说文》以"句"为构字部件的字的归属问题会发现:《说文》的例字归部不仅"据形系联",更要结合"以义为主"的原则;亦声字当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文字。  相似文献   
10.
《说文》"句"声字的不同归部,充分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把握。重新审视《说文》以"句"为构字部件的字的归属问题会发现:《说文》的例字归部不仅"据形系联",更要结合"以义为主"的原则;亦声字当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