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民主理想和现实的民主制度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宪法不仅是确立、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而且在实现法的过程中,使现实的民主制度在向社会主义民主理想的追求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呈现并张扬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和活力,宪法自身也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成为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2.
社会是人的社会,它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这些独立的个人在各种需求的指引下,从事不同的实践活动,就构成了社会。社会不是个人的符号,不能把个人只看作是社会作用的客体。要看到,个人实际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参加者,个人行为的总和构成了动态社会。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是先于任何单独的个人的存在的,个人的成长完全依赖于既存的和现实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从个人生存的角度讲,任何个人只有参加社会活动,努力改造他周围的世界,才能把自己创造成一个现实的人。人的本性在于其社会性,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应当注重的原则。强化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现期应抓紧的工作 :提高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优先制定单行条例 ;确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规划 ;提高自治立法的质量 ;维护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权威 ;加强民族法学特别是自治立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家“七五”计划曾把内蒙古等民族自治地区划于“西部”之外。1999年下半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以内蒙古为代表掀起了一场界定西部大开发区域的大论争,他们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批驳了把“西部”仅仅理解为纯经济区划的观念,坚持了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省区的经济差异,维护边疆稳定、消除贫困的观点。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国家最终以行政法规形式,把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列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这样不仅在理念上把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还通过法规形式把该理念推向全国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们把经济自治权的发展与完善提到了能否真正实现区域自治的高度来认识。原定的经济自治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具体界定和有效实现经济自治权是今后一段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从人权和有效参与视角来理解少数民族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德建议书》是欧共体为少数民族有效参与公共生活制定的纲领性献,它所建议的制度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非常相近。与之相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注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立足于我国民族关系和政治特点,关注自治地方实体权利及其实现,侧重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解决;建议书则注重少数民族有效参与公共生活,立足于国际标准,关注程序的设计和安排,侧重所有人人权的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民主法治环境。了解建议书,对我们深入理解少数民族自治,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增强党报新闻性需要解放思想、搞好定位,以改革创新姿态反思并重塑办报路径,并建设过硬的采编出版队伍. 在突出新闻性基础上体现党性 报纸的共性.新闻性是报纸的灵魂.所谓新闻性即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等要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民族法制,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完善,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区域自治意识,并成为我国现阶段民族意识的核心,直接而具体地指导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实践.邓小平的民族法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观念,综合地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意识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中,应多主体、全方位地强化民族区域自治意识;其重点应放在尽快使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发展意识上,进而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意识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是调整中华民族关系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宪法类法律,自治权是保护少数民族群体利益的地方性权力。保护少数民族权利要根据客观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治法是一种非体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的特点与作用是理解行政法的基础。本文从行政法的最基本范畴,行政法内容、形式、体系、法规规范和关系入手,分别揭示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把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微观和宏观方面深化对行政法特点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行政法的社会作用、政治作用、法律作用和改革作用,揭示行政法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