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元好问文学中“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的呈现,在青年时期有大定——明昌时期乐观、明朗和自信的特色;在中年时期已经从一般的感情系念开始向理性思考的层次跃升;晚年又从怀念前朝转变为关切现实社会、关心华夏文化的前途和命运,致力于抢救、保存和宣扬摇摇欲坠的华夏文化,由反对蒙古占领者转变为捍卫华夏文明并愿意与认同华夏文明的新朝在一定程度上合作。他的大中华文化观和民族观比起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众多金代文人来都要开放、宏达。  相似文献   
2.
在这次会上 ,好几位专家的发言都谈到了我们古代文学学科不受社会重视、生存环境不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我也有和大家一样的忧虑和困惑。虽然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屋建瓴地指示 :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这使我们都受到了鼓舞 ,但我本人对于我们这个学科的前景仅能表示谨慎的乐观。原因很简单 :社会上重理轻文的倾向由来已久 ,可谓根深蒂固 ;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 ,人们又只看重那些所谓“经世致用”之学 ,对于像古典文学研究这样的学问 ,则认为可有可无。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倾向 ,尚需待以时日———很长的时日。至少 ,从决策部门来说…  相似文献   
3.
抒发韶华流逝、老病侵夺的人生感慨,是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的一个主题,然而苏轼的这个名句,显然别具一种幽默开朗的意趣,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受。原诗是一首七绝:“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头萧散满霜风。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可以设想,原诗的后两句如果循着前面“白头萧散”的“病翁”意态继续深入描绘衰老之相,虽然也可能感动人,但必然使诗境肃杀,让读者心里沉甸甸地觉得压抑.这决非东坡的本意,也不符合东坡的旷达性格。东坡在这升华主题的紧要处翻新出奇,突然以幽默调侃之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文学中“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的呈现,在青年时期有大定——明昌时期乐观、明朗和自信的特色;在中年时期已经从一般的感情系念开始向理性思考的层次跃升;晚年又从怀念前朝转变为关切现实社会、关心华夏文化的前途和命运,致力于抢救、保存和宣扬摇摇欲坠的华夏文化,由反对蒙古占领者转变为捍卫华夏文明并愿意与认同华夏文明的新朝在一定程度上合作。他的大中华文化观和民族观比起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众多金代文人来都要开放、宏达。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对辛弃疾其人的接受:元辛二人有共同的文化基质和相近的政治理想,他们都认同华夏文化,都反对民族分裂,赞同国家重新统一;元好问对辛弃疾其词的接受:首先是二人有共同的词学基础,皆学苏轼词风。二人皆崇尚北方豪雄之风,且有相似的人生遭遇和时代背景,所以辛弃疾更能得到元好问的认同。再者是元好问作词之所以崇尚苏、辛,还与他的词学主张密切相关,即主张在词体文学中张扬阳刚之气与英雄之志。元好问词作对辛弃疾的接受,从题材的内容、风格情调、遣词用语和意象的使用上,都有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金针度人——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对培养研究素质的意义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公认的一部见解精深的学术名著。然而,陈先生在撰写此书时,却寓有引导“初学者”习史的特别用心。他在《叙论》中明言:“此书本为供初学读史者参考而作。”(页2,中华书局1963年版)本书写成于1939年,采用浅近的文言,文章体裁更与现今常见的史论著作不同。也许我们会觉得,陈先生所谓的“初学者”,是有不一般的学术起点的吧?但是,陈先生引导“初学者”的用心与方法,其实对于现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训练,仍然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本书的题旨,…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史的编撰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开辟创造期(1927-1948);二、统一化时期(1949-1978);三、更新繁荣期(1979-1999)。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反映了现当代学史家诗学观念与诗史撰写思维方式的演变、转化和更新的过程,展示了中国诗学与诗史撰史的无比丰富性和复杂性,表明诗史研究和撰正在走向全面、精细和深入。  相似文献   
8.
莫友芝的词虽少但质甚精,既是学习宋代婉约正宗的产物,又是个人心灵世界真实而生动的呈现,他堪称当行本色的词人,应在词史上给予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9.
略谈对词史的地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我们的词学研究和词史书写,对词的产生与发展的地理因素和地域文化特征有所忽视。而实际上,词的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贯穿千年词史的一种地理文化现象。回顾词史可知,词初起时就带上了十分浓重的江南地区的地理人文色彩。五代时。西蜀“花间”词烙下了鲜明的西蜀地域文化的印记。南唐君臣的词则主要是扬州地域文化的产物。入宋之后,词的地域性特征有所加重和发展,宋词几个有影响的流派都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相当多的宋词作品都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与南宋词平行发展的金词更是典型的“北方文学”。降及清代,词的地域性特征更加突出,甚至成了划分和识别词派的主要标志。对这个贯穿千年词史的地域文化现象,有必要设计出一系列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