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初中语文第五册前四个单元课文都是实用文,这类文体完全符合语文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基础学科的特征,强调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实用性。这四个单元内容较新,即使是老教材内容,也应从实用性的新角度去理解。1 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消息和通讯属新闻体,实用性很强。这种文体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人和事。因此,消息和通讯的共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历年中考作文考题的范围、形式,仅就其体裁及要求谈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一般记叙文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有不可少的记叙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写人的记叙文 写这类文要以具体的一两件事来记叙一个人,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本文仅以1998年天津市中考试题为例,略作分析。 例1 下列词语中用字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①怨天尤人②声名狼藉③名列前矛④乌烟彰气⑤鞠躬尽粹⑥漫不经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解这类题要从字义和字形入手考虑。 本题正确答案为D,其中③④⑤用字有误。 “名列前矛”中“矛”字是错的。春秋时楚国以茅草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一文是鲁迅先生的力作,作者以其如椽之笔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毒害的晚清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谋生的本领,却自命清高,卖弄才学,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他贫困潦倒,倍受欺凌,被丁举人毒打致残,却自欺欺人,麻木不仁,至死不悟;他醉心孔孟,追求功名,以“未进学”为最大耻辱,却被封建科举制度夺去性命;他诚恳善良,品行比周围人要好,却遭受冷遇,被众人当作取笑的对象。鲁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多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换,这种能力考核突出地表现在课外阅读题中,此类题常使一些同学手足无措,无从下笔。其实,这类考题的实质在于“课内知识,课外考核”,也就是说,课外题的考查内容,实际上是课内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延伸。解这类题,切忌未通文意,匆忙作答,要稳下心来,认真阅读全文,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首先确定所给语段的体裁,弄清该体裁文章的要素和知识点,再看考题才会思路清晰,其义自见。如写人记事的为记叙文,就要先找出记叙六要素;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的为议论义,就要理清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及文章结构等;介绍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有一些和其他学科相通的解题方法,但又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如包含法,也可叫启示法。包含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多用于综合题中。当同一题目的试题或题目内容上能找到对答案有启发或包含答案的内容时,可采用此法。当你面对考题(综合题)较难做出判断时,不妨尝试一下此法。下面结合例题进  相似文献   
7.
初中三年的语文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六册语文教材的编排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的。正因如此,历年中考试卷中一至四册的知识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作文等;从出现的频率上看,年年都考,无一例外;从比例上看,1991年中考毕业卷中一至四册知识占47%,升学卷(不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看,文言试题主要涉及文言文的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字的形音义、词义、句义和简单的思想内容。下面对有关题型及其解题思路、方法做些分析。1 对文言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加点字词释义在历年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还是不小的。1996年天津市中考题中这类题就有4道,共8分,占总分的6.7%,因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就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语法考题进行了汇集分析。 本文以修辞题型为内容,横向分析一下各地考题的趋势,从而澄清认识,理清思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的结业复习不无裨益。 例1.下面句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 ①我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 ②“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来笔者汇集了国内部分省市1992、1993年语文中考试题加以分析,尽管题型不同,比重不等,但都涉及语法知识的考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横向辨析一下各地区考题。可对初中语法知识有更系统、更准确的理解。下面仅就形声字、词性、短语、单句、复句几类考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