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然成为"撬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杠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必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并且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过程。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对大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利益主体从自身对大赛的价值预期和利益诉求出发,因此出现了定位偏差、公平性缺失、赛项设计不合理以及赛教分离的问题。为了给大赛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将阻力变为动力,利益相关者需认清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回归办赛初衷。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区交通高职教育的品牌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汉地区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研究,在开拓“交通品牌”做大做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交通特色专业类(群)、提高交通高职院校与交通行业密切结合程度等方面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交通高职教育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成为武汉地区高职院校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指出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投入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职院校组建类型及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发优势”进行了理性思考;依据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挥“后发优势”的有效途径:在管理模式方面的改革要在转型中求“变”、在整合中求“改”、在提升中求“效”,在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要在创新中求“活”;同时探讨了改革进程中必须注意盲目照搬式、急于求成式及等待观望式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其丰富的译诗实践中,形成了精辟入里的译学思想:肯定译诗的艺术性,秉承“宽严有度”的翻译原则,择取“陌生化”翻译取向,坚持“翻译与研究并举”。袁可嘉的这些译学观念不仅指导了自己的译介活动,对今天的译诗实践也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不仅是一位名声显赫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态度严谨、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的翻译家。本文从郁达夫的翻译态度、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他的翻译观。他的许多翻译方面的观点、见解不但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要实施创新教育,怎样实施?结合当前形势及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和具体策略,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