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朝三暮四"的故事表明,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言说框架下具有不同的言说效果。以言取效见证了语言的行事力量。语言与实在相互编织、彼此渗透,语言可以作用于实在。这一点在政治文化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孔子正名说肯定了语言对于政治文化秩序的建构作用。借助现代话语载体(传媒)的革命,名言以新的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魔力。  相似文献   
2.
在王船山哲学中,情被把捉为天人之“际”。情者,性感于物而动。情-感在把性(此在)带入情境的同时,也已经把相感之物带入情境。情-感见证了“人生天地间”这一最原始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体用不二是王弼哲学体系一以贯之之道。这不仅体现在王弼的本体论思想上,而且还贯通于王弼的解易方法论,以及“圣人有情,应物而不累于物”、“名教出于自然”等伦理学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4.
16-18世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构成了“最初的全球化”图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框架,是一个值得引起认真思考的模式。通过对20世纪战争、革命和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验的审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中国在东亚巨变和世界发展中的位置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文明要发展,哲学需先行。量子力学的进步,有可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哲学家的思考。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从“知识就是力量”走向“思维就是力量”。在这个“转识成智”的时代,给我们带来力量的思维首先是量子思维。科技越发展,伦理越重要;包括科技伦理学在内的应用伦理学,不应是现成的现代道德原则在具体领域的推广应用,而应是与当代生活世界巨大变迁相应的新的伦理学。在科技时代做伦理学,除了日常经验之外,科学实验也是重要的源头。应用伦理学及一般的伦理学思考有必要正视科学实验的成果,而虚拟现实、大数据、合成生物、计算机建模、知识图谱,甚至元宇宙,都已经或可能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法或新视角。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关注人,思考人类如何在超越自身局限和地球局限的同时,成为拥有无限关怀的宇宙物种,这正是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际"是王船山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在船山那里,际首先包含了分际、相际与交际三重意蕴.际之三重意蕴与海德格尔对德文词Innigkeit的沉思颇多相通之处.际进一步展开为天人之际.从天人之际这一最源始的经验现象出发,船山哲学系统地探讨了何为天,何为人,何为际.船山的幽明之论、气化说、性命之学,以及船山关于情、诗、语言的思考无不奠基于际之视域.在此意义上,际构成了船山哲学的一以贯之之道.  相似文献   
7.
作为“三玄”之一,《庄子》是魏晋思想家表达思想的核心载体之一。玄学家向郭与高僧支遁对《逍遥游》都有所言说。将两家学说加以勘会,亦可见出当时思想界的一点消息:格义、反向格义及隐性反向格义并行,般若学与玄学之间既有濡化又有对立。支遁逍遥义的立说关键在于以“至足”超越“自足”,其即色游玄论便由佛家的般若空义贯通了道家的逍遥义,可视为引内典注《庄子》的反向格义。向郭玄冥说及入世出世之辨与般若思想相合,可视为隐性反向格义的结果。道林与向郭同以玄为境,然支遁由缘起性空而游玄,向郭由独化实有而玄冥,其精神境界虽同号之为“玄”,其通达玄境的进路却大相径庭。两种进路之异,一言以蔽之,为“自尔”与“不自”的对立,或曰,自然与缘起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诠释哲学认为,我们总是已经置身于同世界、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可以被刻画为诠释关系。诠释由此被拓展为哲学讨论的基本词。在语言、理解、时序和真理这四个方面,诠释活动都至关重要。与真理问题相联系,诠释哲学力图借助作为诠释关系的真理,超越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升华和自然主义的还原之间由来已久的对抗。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生过程中,有一种情形颇值得玩味:即使在那些看似激烈反传统、看似主要依靠移植的思想观念中--比如科学--仍然以某种方式"旧瓶装新酒",依靠中国古代传统并且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与此相应,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科学观的某些特征或许可以启发人们反思对西方科学观的通常理解.这样的反思同时内在地要求反思中国现代思想研究的习见范式.若非如此,我们将很难看到,中国现代精神传统的意义,不在于创建了一个试图接近于西方现代又"走样"的中国现代思想,而在于:在一场规模宏大的"思想实验"运动中产生了一些有别于西方现代的另一种可能的新世界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诠释哲学是当代哲学的最重要发展之一。阿贝尔立足于普遍诠释哲学的视域,展示出许多受人瞩目的开端和新颖的立场。诠释,是阿贝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在勾勒与诠释概念相联系的问题史时,也将诠释哲学纳入到哲学—历史的发展脉络里去,以此来进一步明确这个进路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