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军队院校教育是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紧密结合部队推进军事训练创新发展,加速与部队全程合作、共育人才的步伐。通过将教学主体前移、教学主体复合、教学时间后延,与部队实施联教联训、联管联考,实现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无缝链接和良性互动,实现院校教育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3.
川剧《拉郎配》实有本事,而且此类事在历史上曾接二连三地出现。已有人指出,最早的一次发生在元代后至元丁丑(1337),“民间谣言,朝廷将采童男女以授鞑靼为奴婢,且俾父母护送,抵直北交割。故自中原至于江之南,府县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六礼既无,片言即合”(《南村辍耕录》卷9《谣言》)。接下来的一次发生在明朝隆庆戊辰(1568),“有私阉火者张朝从大江南渡,假传奉旨选宫女。浙直一路,不问良贱富贵,一语成婚,舆从傧相无从雇倩,亦如至元故事”(《坚瓠集·甲集》卷1《谣言》)。偶读《高丽史》,发现在这两次“拉郎配”之间,在邻国高丽民间也曾“演出”过相似的一幕。《高丽史》卷54《五行志》二云:  相似文献   
4.
旧题宋谢枋得选、明王相重订的《千家诗》,作为一部童蒙读物,入选的都是唐、宋时代的近体诗,其中标明谢氏所选的两卷,上卷收七言绝句九十四首(今本或少录三首,为九十一首),下卷收七言律诗四十八首(后有两首明诗,恐为王相所补)。大约王相见所选只有七言而无五言,遂另选《五言千家诗》两卷补之,并各加简注,合刊为一。  相似文献   
5.
陈尚君、汪涌豪二君作《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从思想、文风、著录、用字等方面论证了《诗品》乃是明末人据元人所作移花接木,改题作者姓名而成的。 我个人信服他们的考证,因为我也看过不少宋人的文集、笔记,的确未看到有提及司空图《诗品》的。但是,“说有易,说无难”,也许他们提过了,你未能经眼;也许提及的文字佚失了,你不可能寓目。因此,二君的辨伪之作发表,学术界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二君的文章中,有一节专论《诗品》有多处用宋以后诗文,以此作为《诗品》晚出之证。但维护司空图著作权的人会说,不是《诗品》用…  相似文献   
6.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这是《召南·行露》里的两个兴句。对于第一个兴句,毛传云:“不思物变而推其类,雀之穿屋似有屋者。”郑笺说同。对于第二个兴句,毛传亦云:“视墙之穿,可谓鼠有牙。” 这个说法,自明清以来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怀疑者可以俞樾为代表。他说:“传、笺之意,皆谓雀实无角,故其说如此。然下章云:‘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鼠之穿  相似文献   
7.
8.
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教学工作的总开关,是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本文分析了当前在制订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健全组织、广泛调研、拟制修订指导意见、内部研究形成初稿、组织专家论证等方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9.
王夫子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在诗学上的贡献,自然没有他在哲学上和史学上那么卓越,影响也没有那么巨大,可是他却有独到的见解,有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 王夫子的诗论,虽有一些专家论及,如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纲》等,但都偏于客观的介绍,而且也不够全面。因此,我想本着求实的精神,初步探索王夫之艺术观的得失,以求教正于各位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0.
陈子龙、李渔是明清鼎革之际江南的三位诗人。顾、陈二人是志士之能诗者。顾炎武所作,偏于学人之诗,颇重用事。陈子龙所作,则为志士而兼诗人之诗。二人所作,多及时事。而李渔所作则纯是才子之诗,不谈国事,而善于表现物态人情之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