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常出现偏差或错误。但对于出现偏差或错误的原因必须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运用归因理论可以全面地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程以来,笔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性实验的特点与要求,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活动与探究性实验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得活动与探究性实验有序开展,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取得知识技能的方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案例:人教版高三化学P81-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部分学生在制备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则废铁屑表面铁锈未除尽,二则利用重结晶法精制硫酸亚铁时,未趁热过滤,导致部分硫酸亚铁的损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而言对完成实验是否有自信心,都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笔者认为:如果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会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常出现偏差或错误.但对于出现偏差或错误的原因必须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运用归因理论可以全面地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案例:人教版高三化学P81-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部分学生在制备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则废铁屑表面铁锈未除尽,二则利用重结晶法精制硫酸亚铁时,未趁热过滤,导致部分硫酸亚铁的损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而言对完成实验是否有自信心,都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笔者认为:如果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会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一种技能,要养成这种能力,需要平时的自觉锻炼与训练;阅读又是一种技巧,它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有限的笔墨尽可能地“抢分”。散文的阅读与鉴赏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命题与解题思路也不是无章可循。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养成自觉的鉴赏评价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实施新课程以来,笔者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性实验的特点与要求,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活动与探究性实验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得活动与探究性实验有序开展,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取得知识技能的方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前理解”的内涵关于人的前理解问题,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的提出,实现了重大的转折和进展。他认为任何理解的先决条件都要由三个方面的存在状态所构成。一是现行占有,即指人必须处在于一个已经存在的文化与历史之中,历史与文化在我们理解、解释之前已经占有我们。二是先行见到,主要是指我们思考问题所具有的语言、概念以及语言的方式,语言、概念带给我们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