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实世界"中的民办高校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分离"的理念基础上。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和对立地位。在"我与你"的"生活世界"中,人与人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对话。基于此,民办高校师生需要回归本真对话,建立平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在伦理方面以培养公民伦理并通过大学德育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中大学德育的效用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德育的"知行脱节":道德行为不能达到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站在伦理学高度看,人与人相处所存在的行为准则有多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以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为恶"原则为行为原则就是实现了道德行为,遵循此原则就是从基本道德行为做起进而逐步达到公民伦理要求。大学生公民同样需要从"底线伦理"的行为准则做起以达到公民伦理的高层次要求。因此,要提升大学德育的效用就需要以"底线伦理"为基础进行道德行为约束,以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高校基于"底线伦理"才可呈现高效用的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3.
刘相娜 《考试周刊》2012,(54):171-172
“冷暴力”是一种对他人的精神虐待方式。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危害了她们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学习,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本文试用伦理学理性分析“冷暴力”背后的失衡点——极端利己主一义.而开明利己主义才是实现宿舍和谐的平衡点。为此.作者依据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适度性”来指导明智行为.预防或修复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所造成的创伤.从而实现宿舍和谐这一至高“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