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中学 ,学生写作水平低 ,作文教学效率低是个老大难问题 ,是个普遍现象。许多专家和教学同行纷纷对规律、过程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索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 ,在这个过程中 ,大家可能忽视了一个特殊因素———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应该如何调动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可以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鼓励说真话 ,抒真情 ,培养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作文要写真话 ,抒真情。早在 192 9年 ,他在《作文论》中就提出 :“我们作文 ,要写出真实 ,自己的话。”这样 ,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写 ,有情可发。而我们农村中学 ,为了学生在考试…  相似文献   
2.
人事档案的鉴定工作,包括鉴定档案的真伪和鉴定档案的价值两个方面.本文重点是探讨人事档案真伪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刘绍华 《现代语文》2008,(12):64-65
朱白清先生的《绿》和《荷塘月色》,是选入各类语文课本的传统名文。这两篇文章,讲久了,讲俗了,也讲滥了。倘若借助教参和一般鉴赏文章,俗滥地将课文分析一番,写景如何优美,抒情如何细腻,结构如何巧妙……如此这般,也能博得学生的喝彩,应付各种考试,但却很难真正给学生以深刻印象,让学生刻骨铭心地掌握课文的精彩之处,并从中得到能够得到的写作能力。为此,我们又集中精力,重读了这两篇文章和一些有关的材料,并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越来越热,社会舆论也大声疾呼:教育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英国契诃夫"卡特琳·曼斯菲尔德说:"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这个短篇小说(契诃夫的<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相似文献   
6.
明朝时有个掌握实权的宦官到地方巡察 ,地方官为了讨好他 ,送给他一幅珍贵的画 ,这个宦官看了这幅画的上方还有很大一块空白 ,就说 :“要是画面空的地方再画上‘三英战吕布’就好了。”这宦官真是不懂装懂。作画怎么能把整个画面都画满了呢 ?任何一部作品的价值是读者接受意识和作者创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在创作中创造一种召唤结构 ,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 ,让读者“活”下去。这种再创造的空间 ,就是“空白”。“空白”艺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有体现 :建筑中的借景 ;书法中的笔断意连 ;摄影中的空镜头 ;音乐中的休止符 ;画家画梅 ,…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要求我们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深深依赖于其本身的思维品质的,离开了灵活、探究、独创的思维,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多角度、全方位地捕捉时机,创设有利条  相似文献   
8.
聊斋四扇屏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蒲松龄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其杰出的才能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个性判明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闪现的诗、酒、痴、狂的四种高尚品质与美好人格。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越来越热,社会舆论也大声疾呼:教育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学生”,并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我们认为,教育中适时适当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一、惩…  相似文献   
10.
一、范本教育的缺失:让学校德育陷入困境现今学校德育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德育的低效性。这种低效性主要表现为德育效果差、效应低、效益不高。面对目前学校德育日益暴露出的问题,有人批评现在学校德育工作抓得不紧,做功太少。其实,这种批评未必中的,现行的学校德育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