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分析了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群体的差异性、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与时代相呼应、加强民生建设,提升中国国际形象,造就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队伍等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经济伦理思想非常丰富,体现为义利合一的功利观、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观、以节用为核心的消费观、尚贤使能的人才观和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这些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伦理的支撑,企业伦理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伦理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伦理作为一种长期的资本投资,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伦理优势。伦理优势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双赢、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增强企业信誉效益、化解企业外部危机,从而为企业赢得长远的发展空间,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论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经济伦理思想非常丰富,体现为义利合一的功利观、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观、以节用为核心的消费观、尚贤使能的人才观和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这些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沟通、对话为前提,通过一次或多次商谈达致共识,具有人本性、对话性和特殊性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主客二分的教育思维、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情景、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等阻抗.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的指导地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观,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及应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相似文献   
7.
刘胜良 《高教论坛》2015,(3):57-59,80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过程,是主体之间灵魂的碰撞与升华。商谈教学法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和借鉴了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思想。较传统教学法而言,具有克服一言堂的独白式教学弊端,突显课堂教学双方的主体间性关系,消解思政课堂师生话语差异的优势。明晰商谈对象,营造商谈氛围,革新商谈范式,提升话语魅力是推进商谈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