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北约”与神圣同盟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区域组织,也没有历史的亲缘关系,但二者的发展轨迹却惊人地相似,即二者都是强国争霸的产物,也是由代表旧制度国家战胜代表新制度国家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反动性,在实践中又成为各自所处时代的国际宪兵组织。以史为鉴,从神圣同盟的演变过程可以预测,新“北约”由于其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它的解体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2.
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江西一直将教育置于战略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建设高校新园区,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在此情况下,江西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校数量、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成倍增加,师资结构大大优化,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科创互动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四专业课进行提质改造所采取的措施。致力于启发学生将课堂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科技创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在系统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上的能力。文章以“精密测控系统”的科创互动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对大四专业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加入北约前,联邦德国没有军队,安全问题由关、英、法等西方国家负责.处于名副其实的“有国无防”状态。然而,入约后,它在北约常规军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不断提高。本文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得出结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联邦德国在北约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了“三级跳”,即经历了一个从“有国无防→北约中欧盟军的主干力量→北约中欧盟军支柱→北约欧洲支柱”的递进式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众化进程以来,德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革,即1969—1997年以民主化和大众化为核心、1998—2006年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核心、2007年以来以地方化为核心的改革。这些改革给中国较大的启示:第一,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二,使政府真正回归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第三,始终将扩大高校自主权置于核心地位,不断对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第四,允许人才自由合理地流动,并对在岗教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第五,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第六,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监管和支持;第七,使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是北约最严重的发展危机,联邦德国在危机的处理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联邦德国没有同意法国提出的进行法德合作以执行独立政策的要求.避免了北约内部分裂为法德、美英两个集团;第二,在北大西洋公约有效期只有3年的情况下,如果联邦德国当时选择的不是美国而是法国,北约可能崩溃;第三,联邦德国同情、支持法国改革北约的要求,签订带有保留条款的德法合作条约.如果不是这样,法国将可能完全退出北约;第四,联邦德国与法国签订的法国部队驻德章程,使法国能够经常保持同北约军事上的实质联系;第五,如果不是联邦德国适时采取有利于北约团结及使法国维持与北约事实上的军事联系的政策,就会大大削弱北约在两极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战后初期,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美、英、法三占领国1948年联合推行货币改革后,德国西部占领区经济虽然一度恢复较快,但到1949年第二季度联邦德国成立前后,工业生产的增速已大幅下降,到了年底,增长更是发生了停滞。然而,几年之后,它却实现了经济复兴。文章以朝鲜战争为视角,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北约”与神圣同盟虽然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同盟组织,也没有历史的亲缘关系,但两的发展轨迹却惊人地相似,“以史为鉴”,通过对神圣同盟的透视有助于分析和预测“新北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在1955年正式加入北约前还处于“有国无防”状态,国家安全问题由西方占领国负责,然而到1970年代初期却发展成为北约的欧洲支柱,而且在冷战结束之前一直维持和巩固这种地位。笔者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