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仲裁协议大多表现为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作为合同组成部分的文件,其中,仲裁条款是仲裁协议最常见的形式.本文在论述仲裁条款独立性的理论纷争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对我国仲裁法立法和实践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芩 《大观周刊》2012,(14):46-46,44
气质是指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决定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又给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蒙上了一层独特的色彩,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它不以个人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会对犯罪构成中的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以气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研究犯罪构成,将犯罪学的重要问题与心理学重要问题联系在一起,对于全面阐述此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芩 《文教资料》2011,(36):207-209
在唐诗这一艺术高峰之后宋诗也作出了许多的创新,无论是从内容题材上还是从文学主张上都进行了尝试并且颇有成就。然而,在唐诗之后的突围中,宋诗有面临了许多尴尬的境地。本文从“模仿”和“议论为诗、以文为诗、文字为诗”这两大创新方法上分析了宋诗在改革出新上的僵局。  相似文献   
4.
刘芩 《文教资料》2012,(33):126-128
源于古希腊的“浪漫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与每个时代相应的形象.从最初带有贬义色彩的不切实际的“传奇”与“幻想”,到十八世纪的对于“理性亡国”破灭后的“浪漫化的”社会构想,直至十九世纪应对社会现实而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浪漫主义”恰似一条汩汩幽深的河流,蔓延在文学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后出现的“现卖主义”的巨浪,如狂澜汹涌,排山倒海而来,浸盖了几乎整个十九世纪中期的文学气象,并在之后的文学演变中依然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影响。对于这两大潮流的转变,后世之人自然无法忽视,并对其中的历变抱有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总会看到巴尔扎克与斯丹达尔,这两个如何也无法跳过的“独创者”,而斯丹达尔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似乎独具“浪漫主义”的笔调。对于斯丹达尔的研究,最典型的观点在于他独特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的运用,或是由其生活经历所表现出的“意大利”情怀,其间著述成就自难胜数,笔者卑浅,实难续论,但吸引笔者的则是斯丹达尔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现实主义”巨匠,何以往往与所谓“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仅就《法尼娜·法尼尼》这篇作品窥看其中一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