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蛙(蟾蜍)与女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人类视蛙为图腾,把蛙看成是氏族祖先的标志,人祖女娲就是由蛙崇拜演变而来.分析蛙(蟾蜍)与女娲的关系,主要可以从生物学角度、从二者的音义、从蛙(蟾蜍)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明朝弘治年之前,永州只有一座山称为阳和山,从弘治初年到嘉靖三十一年约六十年间,阳和山一“山”而二处,实际上出现了两座阳和山,这种奇特现象是南渭王造成的;阳明山由阳和山改名而来,其名直到嘉靖三十一年才出现,从此,阳和山结束了一‘‘山’’而二处的历史,并在零陵城东南郊“定居”下来;阳明山的得名与秀峰禅师、蒋鏊道人、菊坡王孙有密切关系,也是南渭王命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刘范弟 《寻根》2022,(1):135-142
咸丰四年(1854年)湖南新化茅坪《刘氏通谱》序载:"先进公……生玉盛,字绪昌,号福裔.官邵州刺史,升淮盐御史.解组居邵州云路街,今之打信巷也.后奉编移籍落业上梅之茅坪,卒葬苏溪,我族之始祖,分衍政、远、滔三公派者也."民国19年(1930年)新化苏溪《刘氏通谱·始祖传世源流总表》记玉盛公:"字绪昌,号福裔,任丹徒令,...  相似文献   
4.
善卷与武陵     
善卷,作为一个与武陵有关的尧舜时代的传说人物,在古代的一些方志和诗文中都有所记载,但善卷是否真的曾在武陵隐居,以前并无人对之加以探究,从有关文献史料看,善卷是湖南武陵本土人物,善卷隐居江苏宜兴“善卷洞”的说法是没有多少根据的。  相似文献   
5.
《东观奏记》是唐代后期的一部重要史著,学界已有研究,但一些问题如《东观奏记》的作者、版本和体裁等仍未解决,有待进一步考辨,以成纠谬补阙之义。  相似文献   
6.
正湘中刘姓玉盛公一族,于北宋初年从江西吉安迁至湖南新化茅坪,至今已逾千年。除新化外,其后裔分迁于湖南的安化、涟源、宁乡、新邵、隆回、武冈、新宁、溆浦、麻阳、永顺、中方、辰溪、汉寿、常德以及广西、贵州、重庆、湖北、云南各地定居,初步估算有数百万人,是当今全国刘姓中的一大支派。乾隆丙子年(1756年),新化县知县戴高为刘玉盛留在始迁地的次子刘远后裔所修的《刘氏重修族谱》作序:  相似文献   
7.
善卷传说及其与蚩尤的关系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善卷,传说中尧舜时代的一位高人隐士,其事迹在《庄子》、《苟子》、《吕氏春秋》、《列于》、《淮南子》等战国秦汉文献中都有所记载。其中以较早的《庄子:让王篇渐记最详,其云:“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回:‘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农皮毛,夏日衣葛烯;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人深山,莫知其处。”在庄子的笔下,善卷是一个自食其力,与同自然,逍遥于天地之间的高人,至于他有何德能,以至舜要让天下于他,则…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今注今译》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汉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史书,但不易读属懂,通过《后汉忆今注今译》,就能轻而易举地学到其中的宝贵知识。注译都是整理古籍的专家学,治学严肃认真,注释精当通俗,译准确流畅,做到了“信达雅”。后面的《附录》,既减少了注释的篇幅,又便于读检索,同时又有学术价值;尤其是《职官录》,它把《汉书·百官公卿表》和《后汉书·百官志》中没有的、王莽改制的、新职官”也都收入进来,给读以极大方便。这是《后汉书今注今译》的独创,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善卷是尧舜时代的人物,蚩尤是黄帝时代的人物,两人与梅山都有密切关系,且他们两人之间关系也十分密切.考察这种关系,弄清这段历史,对于梅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与开发,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自然的茫茫星空,置身社会的纷纷人事,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迷茫之感,常常会有这样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正是有了这些追问,人类社会才产生了文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才得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和进步。这种迷茫永远不会消失,这种追问永远不会停止,学术和科学的发展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社会的进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