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创造思维是建立在良好的认知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的基础上的。创造思维所走的正确认识之路是:认识的着眼点-着力抓住事物的特点;认识的出发点-瞄准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认识的关键点-努力把认识引向深入;认识的落脚点-把理性的思索落实到能动地改造生活;认识的根本点-立足变革现实的实践进行理想论创新。科学的分析概括,为创造思维提供了合理、有效、正确的模式和手段,它包括:分析概括的第一步工作-对事物的系统作“分解”的认识;分析概括的方向-高层次地实现认识的飞跃;分析概括的目标-立足实践构建思维理论体系;分析概括的方法-靠创造性的求异思维求得新颖独到的发现;分析概括的结果-以科学的辐合思维推论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
刘赤符 《湖南教育》2000,(18):51-52
语文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我们的教学就必须由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型。那么,语文创造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一、定位: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审视过去的语文教学,人们不难发现,它是把目标定位在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上,这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这种传授型的语文教学的突出弊端,就是违背语文也要从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一教学的宗旨,进行机械教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并与之相适应地推行所谓标准化试题考试。正是由于这种教育定位导致了“教师只授不创、学生只学不创”的封闭性教…  相似文献   
4.
对于物质的第一种运动形式,要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是一个系统:从课程性质看,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立足初中的养成型的教育;从教学目的创新精神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灵魂;从教学内容看,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R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学途径看,语文素质教育提倡以发现性学习造就学生扩动学习精神;从教学要求看,要以“心”为目的,“道”为根本、“文”为基础,在语文教  相似文献   
5.
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中学语文教学从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型,这是新的时代的、要求。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应定位在“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入口是“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能力”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方位调动动机因素、情意因素以及智慧因素”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正确途径;“学习滋养法、讨论激发法、每天思考法、科研培养法”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科学方法;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还要把握“扬弃适应性,发展个性”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学子的学习要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过渡。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贵在“质疑”;妙在领悟;重在“实践”。语文的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从学习主体上看,要强调自学;从学习形式上看,要提倡讨论;从学习途径上看,要主动研究。  相似文献   
7.
定位: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   我们所说的“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语文课教学,使学生具备创造的基本素质,如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技能、创造道德、创造美感等。创造型教学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富有启发诱导性的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从“超群出众”的意义上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达到创造力培养的目的。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强调的不是把学习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而是拿去运用,去获得新知,一句话,也就是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增长创造能…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牲征一: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立足实践的养成型教育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工具课。其中素质属于较知识、能力更深层次的东西,加强素质教育,强凋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养成素质,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技能培养,都是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的。可是检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严重地忽视实践活动,比较普遍地存在“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