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问题的提出 少儿班是我校开展超常教育的实验班.少儿班学生入学前多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智力超常,数学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远远高于同龄常态儿童.有不少学生入学前即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春苗杯、华罗庚杯大赛中获奖,但他们语文水平普遍较低,开学后,我搞过一次问卷调查,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爱学语文,有的甚至没写过作文,只会写"看图作文",多数学生对写作文是"害怕"甚至"讨厌".  相似文献   
2.
语教学的“少、慢、差、费”,多年来不断遭到批评却改进不大。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语课上得最多,结果却是“语学得最没底儿”,所以,语教学改革最为迫切。而课堂教学是语教学改革的前沿,课堂教学结构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以说,我们必须提高语课堂教学效率,争取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中学生不仅要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必须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方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品味文本清丽精致的语言。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设疑、讨论。【教学思路】1.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2)为五幅画面命小标题。(最好用七个字。)(3)点评你最喜欢的画面。2.导入新课。播放录音:“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的北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相似文献   
5.
我做为青年教师,初登讲台的几年里,总碰到这样一个难题:上课控制不好节奏.开始往往安排比较松,学生比较疲沓,注意力较涣散。后来,我把节奏安排得快些,增加密度,一堂课自始至终地讲,试图抓住学生,结果我使劲地“灌”,学生拼命地记,学生学得十分吃力,不久,学习的主动性便被我这滚滚而来的声浪无情地卷走了.怎样安排课堂的教学节奏呢?我长期为之困惑.后来,我有意识地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并从他们的课堂节奏安排中得到不少启发.我渐渐地懂得,课堂教学一定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但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让初中学生一堂课自始至终保持连贯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无论从生理、心理,还是教学实践上来讲,都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我所任教的少儿班是北京市唯一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学生入学时多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在十岁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