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的宗教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一部典册《易经》,就以文字的形式为我们了解原始宗教信仰提供了部分珍贵材料。虽然这些内容距原始宗教的发轫时期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但终因它是一部最早的著作而使它的记载成了最接近古代宗教信仰真实的史料,直接或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古的一部书《周易》,以它特有的形式证明了它是一部占筮书;又用它如实记录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说明了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它那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性,还在告诉人们,它是一部哲学著作;它的卦爻辞,辞采简约明快,质而不文,朴素而优美,更明明白白地显示出它的文学价值。然而,只要再细细品读一下,就不难发现:它实实在在却是中国有文字以来最早的一部伦理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易经》问世二千七百多年以来,虽然披着神奇的占筮书外衣,但它蕴含着的历史、文学和美学价值,却依然冲破层层包裹被人们所发现;尤其是它那深刻的哲理性,更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它之后的《易传》,对它的哲学思想作了全面的阐发,其中固然不乏形而上学的理解、牵强附会的解说和实用主义的借题发挥,但终因它对《易经》的思想真谛进行了全面而独到的发掘,尤其因为《易传》的内容更为广博,它对《易经》哲学思想的分析综合、引伸发挥及附加的许多更富哲理性、趣味性的讲授,在很多年来,竟然以压倒优势占据了哲  相似文献   
4.
《周易》虽然是西周时期的一部占筮书,但由于它来源于当时自下而上的各阶层人物,保存并记录了周民族大量的历史资料,“许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录”(李镜池《周易通义》),所以它不仅是我们研究上古时期原始社会风情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由于它繁复庞杂的内容经卜筮官的增删圈点,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图,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加工概括,将“对于事物之观察,对于涉世之经验,对于哲理之见解,纂入书中”(高亨《周易古经通说》),从而使它又成了一部非常可贵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易经》到底作于何时,成书于哪代,学术界一直进行着长期的讨论。传说“伏犧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的“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的说法已不全为人所信,但对《周易》本来包括《易经》、《易传)互相独立成篇的两大部分的事实却是不应怀疑的。《易传)是对《易经》的阐发和解释,肯定产生在《易经》之后,它解说《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德或者托古改制、自立主义,都只是在“援易以为说”。而以往解经者,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