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别视角的开拓与双性解放--对女性文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很人程度上得益于性别视角的成功运用。但研究者对性别视角的运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那就是忽略了性别研究的另一视阈:如何止确地认识男性。男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真实处境提示我们应该像重新认识女性一样去重新认识男性,男性利女性同样需要解放。女性解放的最终日标就是男女携手前行的双性解放。  相似文献   
2.
高职特色问题一度成为职教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也存在"就特色论特色"的误区。高职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必须置身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框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并作为整个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对梦的偏爱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近代小说中所显示出的大量的梦幻内容与梦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国近代文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强烈的浮生若梦的人生体验和由于现实的不如人意所直接促成的对梦的强烈需求不仅使中国近代小说在内容上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梦幻叙事”。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的散文创作领域,冯艺是成就突出又颇具个性的一位.冯艺的散文内容丰富,但不管是哪一种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散文中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冯艺是以沉思的状态写散文的.冯艺的散文有对已逝岁月的沉思,有对生命、对人性、对生态的沉思,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沉思.沉思是冯艺散文的灵魂,浓郁的沉思色彩使冯艺的散文具有了思想的魅力、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何述强的散文是在孤独的心境中写成的,他的散文分明留下了自己孤独行走的脚印。他享受着孤独中的淡泊与宁静,留恋着宁静中的诗意与美好。正因为主动远离热闹与喧嚣,主动选择寂寞与孤独,他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经营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文世界。何述强独特的散文世界是由一个散发着古旧气息的意象群构成的,包括青砖、坟碑、石龟、水碾、酒坛等。这些意象显然带着荒寒的冷色调,但他的散文并没有把读者带入荒寒的绝望,而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寒中升腾起的力量。他甘于寂寞和孤独并不意味着内心冷漠,他选择古旧的意象群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在一个个冷色调意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炙热、深沉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执著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金庸的小说纳入知识分子写作 ,并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作出严肃的解读 ,指出金庸的小说一直贯穿着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认为金庸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进行审视与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梦的偏爱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近代小说所显示出的大量的梦幻内容与梦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国近代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强烈的浮生若梦的人生体验和由于现实的不如人意所直接促成的对梦的强烈需求不仅使中国近代小说在内容上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梦幻叙事”。  相似文献   
8.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9.
"理水"者的文化自觉--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宏观背景下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既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鲜明地透显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现代精神.而金庸在武侠小说中以充沛的现代意识为主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苦心孤诣的梳理与阐扬,正暗合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重塑民族文化本体的百年祈盼.  相似文献   
10.
《礼拜六》:民初市民文学期刊的代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拜六》是民国初年市民文学期刊的代表作。它在五四前后两度出现、两度走红,并两度引起市民文学杂志中兴的潮流,前后出版两百期,影响中国文坛近十年。无论是考察民初文学的整体风貌,还是探究市民文学在五四前后的渐变轨迹,《礼拜六》都是无法越过的文本。对于这样一份重要杂志,学术界不应该忽视它的存在,或仅仅把它当作批判的靶子,而应该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对它作出具体、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