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国批判性思维教学协会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通过观察体验、思考、交流收集和产生的信息,经过积极地分析、综合、评价和应用的智力活动。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地理教学中蕴含着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很多,如态度积极的能动性思维、视野开阔的独立性思维、不懈探索的创新性思维、多向考察的严密性思维、可行可控的实践性思维等。  相似文献   
2.
3.
生理疲劳的解决-般需要休息,而要减缓或消除对学生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慢性疲劳则不太容易,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热情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才能达到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有趣.  相似文献   
4.
为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从学习科学的角度出发,必须突破大、中、小学的界限,本刊组织从事包括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内的同仁研究讨论中国创新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抓空白点质疑 “空白”指的是教材给学生留下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常常会造成知识的跳跃或断层,既可能给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带来困难,同时也潜藏着引出高质量思考之问题的契机。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已经描绘的部分进行再创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空白点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