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写作作为外语学习所需基本技能之一,其能力的培养也在高校德语专业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高校德语专业写作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应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其中,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其在高校德语专业基础写作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励洁丹 《考试周刊》2012,(39):88-89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非语言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可小觑,许多外语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关注其影响,但在实践教学中,静态非语言因素因其特殊性往往更容易被忽略。本文主要从跨文化和跨学科知识、教室座位安排、互动空间距离、教室背景和灯光设置、师生衣着仪表等方面出发,强调静态非语言因素在外语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影响,突出全面注重非语言因素对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艾瑟·拉斯克—许勒作为表现主义的非典型女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对当时社会和市民阶层进行抨击的同时,与其他表现主义诗人相比,更突出的是其作品中流露的自我矛盾、悲观、充满宗教神秘和死亡气息的生存困境及沉溺孤独、逃避的心理。基于此,主要以许勒的《逃离世界》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其作品中面对生存困境时的自我束缚、逃避的心理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