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是汉语词的书写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汉语词的变化.汉字的形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只要我们翻开古书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字写多词和一词用多字.这些现象有碍于我们学好古代汉语.表现在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和繁简字上.其中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一字写多词,异体字和繁简字是一词用多字.为了更有效地阅读古书,更好地理解词义,我们须对此有所了解,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指示代词可以转化为非代词,本文举了大量例证说明了古汉语指示代词转化为连词和助词的情况,并分析了转化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古汉语指示代词的本质特征,二是由于上下文语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红楼梦》中的“肮脏”、《诗经》中的“食贫”、成语“颠扑不破”这三个词的一般释义提出质疑,认为“肮脏”是“污染”义,“食贫”是“受穷”义,“颠扑不破”是“摔不破,跌不坏”之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拼音法产生之前 ,我国古代汉语中字、词的注音、拟音常见的方式就有好几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譬况、直音、反切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指示代词可以转化为非代词,本文举了大量例证说明了古汉语指示代词转化为连词和助词的情况,并分析了转化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古汉语指示代词的本质特征,二是由于上下文语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反切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延用了近两千年的汉字注音方法。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它较之于古代其他几种注音方法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了解反切的起源,学习反切正例的基本方法和反切变例的一些规律,对于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研读古代文献,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切"释略     
反切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延用了近两千年的汉字注音方法,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它较之于古代其他几种注音方法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了解反切的起源,学习反切正例的基本方法和反切变例的一些规律,对于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研读古代文献,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拼音法产生之前,我国古代汉语中字,词的注音,拟间常见的方式就有好几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譬况,直音,反切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试论《太平广记》中的特殊被动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广记》一书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中古汉语的面貌,本文从中归纳了中古汉语的三种特殊被动句:“为A见V” 式、动词后出现宾语的被动句、被动式与使成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