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如同部队行军,最忌讳的是路途中的“地雷”。古代诗文的阅读尤其如此,倘若有一两个关键字眼不理解,就会寸步难行。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高中生应掌握350个左右的古汉语实词,藉此独立“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但是,光靠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究竟怎样以教材为“例子”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呢?我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摸索。一、借“瓶”装“酒”“瓶”者,章法结构也;“酒”者,材料内容也。往往有这种情况:学生有事可写,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3.
一、“小姑始扶床”。教材注“始扶床”为“刚能挟着床走.”并凭此认为:“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有语病”.理由是“因为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按课文注解,兰芝初来焦家,小姑才是一个一两岁的蹦学走路的稚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扶床”不是“刚能扶着床走”,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13日的《湖北日报》载文:《綦江虹桥垮塌案终审判决——林世元因检举立功被判死缓》。乍一看,令人大惑不解,既然检举立功,为何不仅不凭功受奖,反而因功获罪?读者不免替林世元叫屈。然而,细看下文,方才得知:林世元本是虹桥垮塌这一震惊全国的大案的主犯,已由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后来他主动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因而立功折罪,被改判为死缓。  相似文献   
5.
新谚语拾英     
何谓谚语 ?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说 :“谚 ,俗所传言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 :“谚者 ,直语也。”韦昭在注释《国语·越语》时说 :“谚 ,俗之善谣也。”综上诸说 ,我们可以给谚语下这样一个定义 :谚语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精练而美妙的歌谣式的语言。古今文章大家 ,非常重视谚语的应用。贾谊在《过秦论》中 ,用“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也”的“野谚” ,提醒读者注意秦朝灭亡的教训 ;苏洵在《六国论》中 ,引用“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的古谚 ,比喻六国“用土地换和平”的愚昧之举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 ,用“满…  相似文献   
6.
古人为文常潜心炼句,现代大手笔也莫不在句式上刻意推敲。研究现代散文名篇的优美的句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意的深蕴、情的陶冶、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拓展写作教学领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先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句: “亲爱的朋友,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一长句中含四个“当……时候”的时间状语,均可分别与句子主体“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相配搭。作者不取分  相似文献   
7.
~~边 ,也就是服侍、照料长者。“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应理解为 :“我兰芝刚嫁到你家时 ,你 (小姑 )才刚刚开始学习服侍、照料老人。”据此推知 ,兰芝初来焦家 ,小姑已是一个十二三岁 ,初尽孝道的少女。待二三年 ,兰芝被逐 ,小姑已有十五六岁。在兰芝看来 ,自己“今日被驱遣”倒是小事 ,只是再也不能服侍婆婆了 ,好在已经“如我长”的小姑可以顶替自己服侍老人了。这与兰芝在上文中与婆婆告别时所说的“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兰芝尽管遭到“被驱遣”的不公正待遇 ,但临别之前始终想到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姑 ,想…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先后三次教《崇高的理想》这篇课文。回想起来,三次教学,三种教法,三番体会。一教:一课一得八十年代初,语文教学界针对十年动乱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及时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的攻关课题。1983年秋,我在高一教《崇高的理想》。对于这篇阅读课文,在十分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落实“双基”呢?我在备课时反复琢磨,确立了这篇课文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要点:第一,围绕中心论点运用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第二,多重复句的分析;第三,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在以上三个要点中,我紧扣了第一个要点,结合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师生一道归纳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谈。这判之前.毛泽东应邀对重庆各界人士发表演讲。有人直截了当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的小米加步枪能战胜蒋介石的飞机加大炮吗?”毛泽东回答说:“蒋先生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加一棵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我的‘毛’字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写的‘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能写学评论吗?回答是非常肯定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