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师 《电大教学》2014,(4):53-53
【本刊讯】5月26Et至30日,第十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lobal Chinese Confereneeon Comput—ersin Education,GCCCE2014)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华东师大副校长梅兵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技术.智慧学习:教育技术的新景观”。大会由主题报告、子会议、工作坊、中小学教师论坛、博士生论坛、专家论坛等部分构成。此次大会得到了全球华人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来自新加坡、美国、英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上百所高等院校、中小学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与学者参加了会议,参会人数近300人。多家国内学术权威期刊的代表作为大会的支持媒体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举家迁移,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也进入暂住地附近的学校插班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与本地学生差别较大,不仅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因此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3.
“绿色班班通”是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华东师大和华师京城响应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教学装备“班班通,堂堂用”而特别研发的信息化教学装备系统成果。  相似文献   
4.
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进而打造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创设良好环境、加强图书宣传工作、传授图书馆基本知识和技能、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安排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在道德建设上的重要内容,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诚信道德体系必须把握住制定企业诚信道德规范,提高企业员工道德素质,建立完善的诚信道德监督机制和创造良好的诚信道德社会环境等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黄华师 《云南教育》2005,(16):46-46
《品德与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时,我们就会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要把眼光引到校园外那个浩瀚的知识海洋,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转变相应的教学方式,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劳动预备制度是劳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实施就业准人为中心,以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依托,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其基本内涵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城乡初、高中毕业后没有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并有就业愿望或向非农产业转移(包括进城务工)的青年组织起来,要求他们参加1至3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参与市场竞争、就业上岗做好准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就业。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具备了可依托的培训基地。全国现有40多万所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在生活与活动中帮助儿童激发道德问题意识,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重要问题,深化他们的道德情境体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小学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究竟能否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相似文献   
9.
省高校图书分编工作人员培训班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高教局委托华南师范学院经办高校图书分编工作人员培训班,今年四月上旬开学,已于七月上旬结业。该班学员共三十六人,来自省内二十九间大专校。课程设置是:先学《图书馆学基础》,《汉字排检》然后学《图书分类学》《图书馆目录》两门主课,实习四周。最后分别选学外文编目或古籍编目,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方式。据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在生活与活动中帮助儿童激发道德问题意识,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重要问题,深化他们的道德情境体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