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几年来,我国西部高校陆续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一些双语教学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现在西部高校双语教育实践出现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选取学生、采用双语教育模式、教材选取等问题上出现了困境。通过研究双语教育理论和西部高校双语教育实践现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指出了应该采取双语教育的三类学生。同时指出,在过渡式双语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以螺旋式课程为基础可以采用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并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双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数学具有"对话"的品质.对"数学对话"深层意涵的觉察和反省,使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数学对话具有对话主体化、意义多元性和本质无止尽性的独特性格.真正的理解是一种接近诠释循环的对话历程,在视域融合的激荡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地修正自己原先认识的意义与视域内容.在现今的知识社会背景下,深层反省"数学对话"背后的解释学立场,旨在以开放、包容的实践智慧来促成学生扎根于社会和文化的知识理念.数学对话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达成多重"视域融合"的理解性事件,视域融合应该成为检验数学对话有效性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