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1.
2.
与古代贵族政治下各级官吏具有凝固性的身份特征不同,秦汉官僚政治下的各级官僚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官僚的流动性促使整个官僚队伍在类型和结构上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扩大统治基础,并可能地吸收和同化各类社会势力,将他们的纳入官僚制之中。社会势力的官经也是他们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政治联系的唯一通道。秦汉官僚的类型及其演变,奠定了中国古代官僚类型和结构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尹湾汉墓简牍》所载《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完整而具体地反映了西汉东海郡长吏升迁的途径及原因等,是探讨当时地方行政制度中长史升迁问题的珍贵资料。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一,它体现了汉代官僚制度的流动性和机动性,表明汉代官僚制度已成熟与发达;其二,汉代官僚制度有着一套完整的迁除管理方式而并非察举制一种。  相似文献   
4.
关于"垓下"的位置,今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承袭《史记正义》的观点,认为垓下在今天的河南,具体又可分为"陈下说"(今河南淮阳)和"苦县说"(今河南鹿邑)。另一种则坚持《汉书.地理志》的观点,主张垓下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论证过程的分析评议,指出"垓下"的位置仍应以《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为是。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宏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数千年来,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已成为各时期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创造着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的灿烂辉煌,它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6.
瑯琊王氏起源于西汉,发展于曹魏和西晋,极盛于东晋,衰落于南朝。为整个魏晋南北朝第一流高门士族,研究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甘泉先生的治学风格主要有四点: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同时又不是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二是占有尽可能多的史料,通过史料的实证,从中引出带有理论性和规律性的结论。三是关注现实,重视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注意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提出历史研究的课题。四是主张用开放的胸怀看待西方和境外学者的学术成果,吸收对我有益的东西;同时反对食洋不化、对西方和境外学者的观点盲目推崇,甚至对有些明显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共的错误观点也加以吹捧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是渐进式的。周代宗法血缘政治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态的演变是由自上而下的“变法”方式完成的,因此,周制与秦汉制度尽管在社会经济基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诸多联系。秦汉国家形态重要侧面之一的官僚制度,无论在职官名称,还是官职职掌上都可以溯源至周代,周代国家若干重要的职官制度,也对秦汉产生过深远影响。探讨秦汉官僚制度与周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完整把握和研究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甘泉先生从事学术研究近60年,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学风格,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同时又不是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他力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作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解释。二是注意占有尽可能多的史料,通过史料的实证,从中引出带有理论性和规律性的结论。三是关注现实,重视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注意从现实生活的需要提出历史研究的课题。四是主张用开放和百家争鸣的胸怀看待西方和境外学者的学术成果,吸收对我有益的东西。但他反对国内有些人食洋不化、对西方和境外学者的观点盲目推崇,甚至对有些明显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共的错误观点也加以吹捧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