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从词源分析角度引进量词的本义及引申线索进行教学,对外国留学生理解量词和名词“一对多”搭配、理解量词的形象色彩、理解量词与它所组合的名词之间感情色彩必须一致搭配等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卜海艳 《语文知识》2014,(11):10-11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反映着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不同民族由于地理、种族、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文化内涵,这就是词语的国俗语义。对于国俗语义,王德春先生是这样界定的:“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相似文献   
3.
李佩甫的童年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表现为他在作品中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守望与礼赞,对城市生活和人物的拒绝与批判。但作者理智上又意识到城市文明优于农村文明,所以他只能陷入矛盾和痛苦的两难之境。而这正反映了李佩甫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具有深厚根基、源远流长且熠熠生辉的进步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时代课题.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传承着中华民族民本思想的优秀基因,并对其进行了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国俗语义是词语反复运用而附着在词语概念意义上的附加义,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国俗语义。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国俗语义的教学,教学方法有对比法、来源讲解法、分层次教学法、归类法等。  相似文献   
6.
学习汉语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热潮,文化的魅力是“汉语热”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汉语国际推广是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