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知内化的时间要求与教学任务紧迫的两者矛盾,常常导致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不协调,从而出现课堂生态的失衡,而较为有效的处理方式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符合学生的身心客观规律入手.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以"一次函数的图象(2)"教学为载体所进行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证明部分的要求,在于强调通过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够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因而,我们只有以课标要求为出发点,才能通过对中考试题的研究,真正深入领会命题者的价值意图,从而准确进行中考复习的教学定位,有效提升备考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4.
试题回放(2010年南通卷第28题)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4,3)、B(2,0)两点,当x=3和x=-3时,这条抛物线上对应点的纵坐标相等.经过点C(0,-2)的直线l与x轴平行,O为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5.
正"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个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所熟知的性质,如何在初中学段进行新的教学定位和诠释,随意浏览网络资源,各种教学设计可谓丰富多彩,其中不少设计力图遵循——从"度量、拼图"等外部操作活动,过渡到进行"画图、说理"的内部思考,以趣味性情境入手,以一连串的活动任务为载体进行探究,以期望实现对"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认知目标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质的飞跃.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这些设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缘起 近期校内开展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几位教师都上了同一个课题:苏科版九(上)3.1二次根式.该节主要阐述的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192页问题解决中的第2题是这样的: 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  相似文献   
8.
在中考总复习中,常常要进行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的综合题演练与评讲,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核心知识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加深理解,优化知识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以及能从整体的高度驾驭初中所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 数学课堂上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规律展开,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实现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思考,使之经历真实的探索过程,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引言:一道似乎迈不过的坎关于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设计的讨论,由来已久.话题的焦点主要围绕着对负负得正的合理性阐述的探寻与努力.有权威专家的理性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