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界定及产生原因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总会在自发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结成小群体,这种群体,有人称为非组织群体,也有人称为非正式团体或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课,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合格的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其他学科、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一、关于中专《法律》课的定位1、法律课属于德育课的范畴。根据国家教育部最近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专的德育必修课程有4门,其中就包括了《法律基础知识》。《意见》提出: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3.
一、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界定及产生原因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总会在自发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结成小群体,这种群体,有人称为非组织群体,也有人称为非正式团体或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4.
对某院2007级、2008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而且这种差异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情绪等方面;各学校之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本文仍简单论证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扩大办学规模,大学一改过去以选拨淘汰为基础的精英教育走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大众教育。这种大众教育带来这样一种现实:不同学业水平、不同行为习惯、不同品行修养、不同性格爱好、不同家庭境况的学生进入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机会增多,面对"学生差异",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这样一种正确态度: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把学生差异当作教育资源"变被动为主动,开创一种新的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总会在自发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结成小群体,这种群体,有人称为非组织群体,也有人称为非正式团体或非正式群体。它实际上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兴趣、性格、关系(邻居、同座、同乡、同寝室)等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班级等正式群体以外而存在的人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